2011年开放课题申报说明

发布时间:2012-11-22

根据2011年度项目设计与工作安排,进一步推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地质信息技术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建设,加快形成地质调查信息化研究实验、科技创新和人才聚集的重要基地,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原则,实验室向国内外研究人员开放,并设立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定期发布课题申请指南,吸引和聚集国内外高水平科技工作者来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现公布《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地质信息技术实验室2011年度研究课题申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确定承担单位后按发展中心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签订协议,并按发展中心相关项目管理办法执行。

一、研究课题、主要内容和经费额度

1.物联网技术在地质调查领域的适用性研究

研究物联网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结合地质调查工作特点,根据不同专业的应用需求,提出适合本领域的、完整的地质物联网软硬件集成解决方案,涵盖总体架构、技术体系与关键技术、实现方法、试点示范及推广等内容,并对涉及的重要技术在地质调查行业中应用的可行性、必要性给予充分论证与分析。

提交成果:研究成果报告。

资助经费额度:15万元以内。

2.数字水印技术在地质数据成果知识产权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探讨数字水印技术在地质数据成果汇交、分发等过程中实现知识产权保护的应用模式,研究针对地质数据特点的数字水印模型和算法,开发地质数据数字水印原型系统,并对其经济适用性进行评价。系统能够完成Shapefile、E00、Geodatabase、WP、WT、WL、BMP、TIF、JPEG、PNG、IMG、PDF等格式地质数据的水印嵌入、检测,可以抵抗平移、增加、删除、裁剪、旋转、数据转换等形式的攻击,并给出明确的技术指标;保证使用水印技术前后不同比例尺的地质数据质量和精度不受影响,嵌入水印信息的数据没有容量限制。

提交成果:研究成果报告(含试验性报告)、原型系统。

资助经费额度:15万元以内。

3.工作流技术在地质工作部署业务中的应用研究

在全面分析地质工作部署业务相关数据和需求的基础上,将各业务环节进行精细化、规范化改造,采用成熟的工作流技术,根据不同的业务规则灵活定制新的工作流程,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地质工作部署业务需求。基于标准组件开发原型系统。

提交成果:研究成果报告、原型系统、源代码。

资助经费额度:20万元以内。

4.三维地质网格地球关键技术研究

在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的研究基础上,结合现有的业务流程,研究多源数据(包括Google、VE、天地图、多比例尺地质图、地下三维地质模型数据等网络信息数据源)的三维可视化集成,实现矢量、影像数据的分布式动态裁剪瓦片,建立集地上、地表、地下三维一体化存储、管理、建模、可视化、分析等功能的三维地质网格地球构架与框架及三维地质网格地球的快速分布式部署方案。

提交成果:三维地质网格地球构架与框架原型,三维地质网格地球的快速分布式部署方案。

资助经费额度:15万元以内。

5.基于IP技术的多点单边会商野外地质调查场景流媒体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已经建立的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及野外地质调查数据实时传输系统,进行基于IP技术的多点单边会商野外地质调查场景流媒体管理核心技术研究,为地质调查信息网格服务平台提供可行的实时多源(点)音视频调度、管理、存储、实时广播及历史点播流媒体发布解决方案,开发视频管理及流媒体发布原型系统,进行野外试点应用,初步实现远程野外工作验收的多点调度管理及全网实时广播。

提交成果:基于IP技术的多点单边会商音视频管理及流媒体发布原型系统、技术报告及说明书。

资助经费额度:15万元以内。

二、课题承担单位及人员要求

申请者为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或技术开发的科研人员。一般需具有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或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含在读研究生)。申请书以单位名义申报。

三、课题申请及有关要求

(一)接受具备下列条件研究课题的申请

1.符合《指南》资助范围的研究;

2.学术思想新颖,创新性明显,立论根据充分,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合理、可行,经费预算科学合理,近期可取得重要进展的研究;

3.申请者与课题组成员应具备实施该课题的研究能力和可靠的时间保证,并具有基本的研究条件;申请者必须是课题的实际主持人;

4.遵守科学道德,以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撰写申请书;

5.不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等问题。

(二)课题申请填写要求

1.申请者如为在读研究生,要附导师签字的同意申请证明材料。

2.申请者和课题组成员须在申请书上签字。

3.申请表一定要加盖申请者所在单位公章。

4.申请者应在2011年8月19日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将《课题申请书》一式三份和电子文档邮寄到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地质信息技术实验室。

联系人: 屈红刚宋 越

地 址: 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地质信息技术实验室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58584328 58584392

传 真:010-58584356

邮 件:qhonggang@mail.cgs.gov.cn, syue@mail.cgs.gov.cn

(三)申报评审和课题实施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对课题申请书进行评审,按照择优支持的原则确定支持对象。必要时申请者须按规定参加答辩。

  确定承担单位后按国家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发展中心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签订协议,承担单位按照合同约定组织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经费的使用要符合相关规定。

(四)课题结题和成果标注

1.研究课题完成后,申请人需认真填写课题结题报告,进行验收并存档,并作为下一期申请的依据之一。

2.研究课题的有关论文、专著、成果评议鉴定资料等,均应标注:

中文: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地质信息技术实验室,北京,100037

英文:Key Laboratory for Geologic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 Research Center,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Beijing, China, 100037

3.研究课题所取得的成果(包括收集到的资料、研究报告、相应软件及其测试检验报告等)归实验室及研究者共同所有。

(五)其他要求及有关说明

1.每个申请人参与课题数不超过两个(含在研课题)。

2. 鼓励获得课题资助的申请者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或派研究生到本实验室工作,实验室将提供软硬件和相关数据的支持。

四、主要时间节点

(一)2011年8月19日前:报送课题申请书(格式见附件)

(二)2011年8月25日前:签署课题合同书

(四) 2012年3月1日前:报送研究成果和课题结题报告

(五)2012年3月31日前:课题验收

附件:课题申请书(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