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质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 代表性成果
1.基本情况
为了核准矿业权的登记数据,保护矿业权人的物权利益,更好地履行国家赋予的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职责,国土资源部于2007年启动了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主要任务是核实全国范围内的近15万个有效矿业权(不含油气)实际情况与登记数据的一致性,重点核准矿业权实际位置是否在法定许可范围内。该项工作是国土资源领域开展的矿产资源基本国情调查之一。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作为项目承担单位,联合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吉林大学等单位成立项目办技术部和全国项目组,全面负责项目的技术工作。全国共有4000多个单位的2.8万多人参加了工作,各级累计投入经费22.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157亿元。经过各级管理部门、各参加单位和全体矿业权人的共同努力,该项工作于2010年底全面完成任务,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组织的最终验收。
“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采集与信息系统开发建设”,是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专项中涉及数据方面的综合成果,主要包括技术要求制定、数据采集与规范化整理、数据库建设、信息系统和工具性软件开发、成果数据应用等。
主要完成人有谭永杰、李景朝、王永志、林燕、郭佳、易继宁、徐仁勇、焦殿阳、路玉林、陈洁、吴轩、胡智峰、杨建锋、付晶泽、康高峰等。
2.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提出了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方法,提出了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数据采集、整理、验收和管理等环节的技术要求,制定了《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采集与整理技术要求》、《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图形要素图式》、《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验收技术要求》等,并编制了成果样图。
(2)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开发了矿业权实地核查属性和空间数据采集、验收工具软件,对单矿业权成果数据进行规范录入,能够自动完成实地核查对照表的生成、AutoCAD成果数据向ArcGIS格式的一键转换等工作,能够自动检查数据的逻辑错误和缺项,并进行检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和评价;同时,在全国开展集中和点对点培训指导,共培训12000多人,印发技术要求18000多套、样图3000多套,配发工具软件3000多套,大大提高了数据采集和验收的工作效率。
(3)开发了网络版的月报系统,对各省外业实测和数据整理工作进度量化指标,实现了网上在线填报和实时动态分析,有力地推进了总体工作。
(4)系统核实了有效矿业权的权属登记数据,实现了权属空间数据在1980西安坐标系下的统一;首次系统获取了反映有效矿业权勘查、开发活动的空间图形数据,成为矿业权登记数据库的重要补充。每个实地核查矿业权包括“四个一”成果数据,即一组控制点点之记、一张实测的探矿工程或采矿工程布局平面图、一张矿业权登记数据与实地核查对照表和一个矿业权基本情况说明。
(5)以单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为基础,完成了全国147248个有效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的采集和规范化整理工作,包括引入的165182个控制点点之记、147248个实地核查对照表和147248个基本情况说明等数据。系统整理了18108张探矿权勘查工程实际材料图数据、110493张采矿权开拓采掘工程分布图数据(包括23000多公里的地下采掘巷道数据)。以单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和省级汇总成果为基础,构建了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模型。基于Oracle,建立了属性与空间数据一体化存储的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库。数据库文件总个数1.326亿,数据量约700GB。数据库结构科学合理,数据内容齐全、格式规范、质量可靠。
(6)以面向服务体系结构(SOA)为基本框架,基于ArcGIS开发了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海量核查成果数据的存储管理和综合统计分析。
(7)建立了从采集、验收、一体化管理、数据质量控制到数据应用的信息集成模式,各阶段的系统既能独立运行又可组合运行,构建了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数据框架,为矿政管理的数字化和数字矿山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模式。
(8)创新工作机制,将数据验收作为成果验收的前置程序,明确规定只有通过数据验收并经过复核的省份才能申请进行成果验收。同时,在数据验收中,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即存在一个致命性错误不予验收。这些措施,切实保证了核查成果数据的质量。
(9)基于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开展了成果数据的应用。编制了全国和各省矿业权分布图、矿产资源与矿业权分布综合图以及专题图和主要矿业权图件;系统分析了我国矿业权分布规律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为矿业权实地核查发现问题的处理、登记数据库更新和换证工作提供了基本数据支持。
(10)通过该项工作,培养了一批基层矿政管理信息化人才队伍,为我国矿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储备了人才资源。本项研究规模大、成果丰硕、创新点突出、成果应用效果显著、潜力巨大。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教授为首的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成果技术先进,数据翔实,实用性强,效果突出,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3.成果应用及其效益
该项成果在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专项中得到了全面采纳,有力地支持和保证了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的按期完成。该项成果获2011年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建设的两个试点系统分别获得2011年中国地质信息系统优秀工程金奖和银奖。
2010年以来,全面推进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数据的应用向纵深方向发展。目前,成果已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督管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得到全面应用;基于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数据的县市级矿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重庆市南川区和湖北省试点,提出了矿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方法和工作模式,对推进国土资源“矿政管理一张图”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夯实了矿业权管理的数据基础,全面提升了我国矿政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影响深远。国土资源部徐绍史部长、汪民副部长连续10多次做出批示,对成果数据的应用给予肯定,并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国务院参事、部总工程师张洪涛多次参加项目成果验收会或应用座谈会给予指导。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政府网站等媒体多次采访项目组并刊发项目进展和成果消息近200条,“矿业权核查”网上搜索量达50多万条;“矿业权实地核查”被评为2009年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十大关键词;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项目组党支部被评为国土资源部创先争优先进党组织;2011年6月16日,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表扬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国土资发[2011]82号),对该项工作进行总结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