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质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 代表性成果
近年来,在核心刊物以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9篇;出版专著9部,详见附表8-1。取得国家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7项,详见附表8-2;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1项。
实验室固定人员发表论著一览表
序号 |
论文或专著名称 |
刊物、出版社名称 |
年、卷、期 |
收录情况 |
1 |
Ge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yellow sea area from regional gravity and magnetic interpretation |
APPLIED GEOPHYSICS. Vol. 4, No.2 (June 2007), P. 37-44 |
2007年 |
SCI |
2 |
GSIS: A 3D geological multi-body modeling system from netty cross-sections with topology |
Computers & Geosciences 36(2010) |
2009年 |
SCI |
3 |
The technical infrastructure of Geological Survey Information Grid |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informatics for GIScience professionals |
2010年 |
EI |
4 |
Catalogue Service System Based on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Information Grid Platform |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informatics for GIScience professionals |
2010年 |
EI |
5 |
Multi-element 3D Urban Geological Information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s |
Geoinformatics ’2010 |
2010年 |
EI |
6 |
Three-dimensional Urban Geological Modeling and its Applications |
Geoinformatics ’2010 |
2010年 |
EI |
7 |
A Spatial Overlay Analysis Method for Three-dimensional Vector Polyhedrons |
Geoinformatics ’2010 |
2010年 |
EI |
8 |
基于地质统计学法的三维储量估算系统研究与应用 |
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 |
2009年、第9卷、第3期 |
EI |
9 |
北京市新生界三维地质结构模型构建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5(1) |
2009年 |
EI |
10 |
3D矿床建模技术在数字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
2010年、第 35卷、第3期 |
EI |
11 | 基于Hadoop的地质大数据融合与挖掘技术框架 | 测绘学报 | 2015年 | EI |
12 |
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及其成果应用 |
中国矿业 |
2011年第20卷7期(总第167期) |
国内核心刊物 |
13 |
基于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数据的矿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
中国矿业 |
2011年第20卷7期(总第167期) |
国内核心刊物 |
14 |
全国矿业权分布规律研究 |
中国矿业 |
2011年第20卷7期(总第167期) |
国内核心刊物 |
15 |
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采集与信息系统建设 |
中国矿业 |
2011年第20卷7期(总第167期) |
国内核心刊物 |
16 | 地质数据的大数据特性研究 | 中国矿业 | 2017年09期 | 国内核心刊物 |
17 | 面向地质大数据的语义检索模型研究 | 中国矿业 | 2017年12期 | 国内核心刊物 |
18 |
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采集与信息系统开发建设 |
地理信息世界 |
2011年第9卷第6期(总第54期) |
国内科技核心刊物 |
19 |
基于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数据的县(市)矿政管理一张图建设 |
地理信息世界 |
2011年第9卷第6期(总第54期) |
国内科技核心刊物 |
20 |
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 |
地理信息世界 |
2011年第9卷第6期(总第54期) |
国内科技核心刊物 |
21 | 全国地质调查协同部署平台建设与应用 | 地理信息世界 | 2016年01期 | 国内科技核心刊物 |
22 |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研制、开发、应用与数据集成建设 | 地理信息世界 | 2016年01期 | 国内科技核心刊物 |
23 |
2007.2 |
国内核心刊物 |
||
24 |
2007.3 |
国内核心刊物 |
||
25 |
2007.3 |
国内核心刊物 |
||
26 |
2007.8 |
国内核心刊物 |
||
27 |
全国重要矿产 总量预测方法 |
地学前缘 |
2007年、第14卷、第5期:20-26 |
国内核心刊物 |
28 |
地质空间信息 元数据服务 模式的实现 |
地质通报 |
2008年、第27卷、第5期 |
国内核心刊物 |
29 |
数字地质填图PRB粒度理论框架研究 |
地质通报 |
2008年、第27卷、第7期 |
国内核心刊物 |
30 |
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基本构架及其核心技术的实现 |
地质通报 |
2008年、第27卷、第7期 |
国内核心刊物 |
31 |
数字地质调查系统中空间数据库建库流程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 |
地质通报 |
2008年、第27卷、第7期:980-985 |
国内核心刊物 |
32 |
基于CUDA技术的矿产 储量计算 |
地质通报 |
2009年、第28卷、第(2-3)期 |
国内核心刊物 |
33 |
全国地质资料馆 网站访问分析 |
地质通报 |
2010年、第29卷、第4期 |
国内核心刊物 |
34 |
矿产资源调查数据处理与综合分析子系统设计 |
地质科技情报 |
2008年、第27卷、第5期:102-106 |
国内核心刊物 |
35 |
分布式空间数据注册容器的设计与实现 |
计算机工程 |
2008年、第34卷、第16期:274-276 |
国内核心刊物 |
36 |
空间评价预测建模工具SDM及其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
矿床地质 |
2010年、增刊 |
国内核心刊物 |
37 |
全国重要矿产总量 预测方法 |
矿床地质 |
2009年、第28卷、第3期 |
国内核心刊物 |
38 |
基于Oracle Spatial的地质空数据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
软件导刊 |
2007年、第60卷、第10期:127-129 |
国内核心刊物 |
39 |
Map Info和Surfer联合二次开发在区域重力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
物探与化探 |
2008年、第32卷、第4期 |
国内核心刊物 |
40 |
基于区域重磁资料的羌塘盆地构造初步认识 |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
2006年 |
国内核心刊物 |
41 |
南岭地区区域化探数据中钨矿信息提取的方法探讨 |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
2006年 |
国内核心刊物 |
42 |
纯球坐标系内各项重力校正值计算方案和计算过程 |
物探与化探 |
2010年、第 34卷、第6期 |
国内核心刊物 |
43 |
基于SVG的WebGIS研究及其在地质图发布中的应用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
2010年、第 30卷、第4期 |
国内核心刊物 |
44 |
全国地质资料馆网站访问分析 |
地质通报 |
2010年、第 29卷、第4期 |
国内核心刊物 |
45 |
三维地质建模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
金属矿山 |
2010年、第3期 |
国内核心刊物 |
46 |
地质体三维建模方法与 技术指南 |
地质出版社 |
2007年9月 |
中文专著 |
47 |
基于GMS、DSS和GIS的潜在矿产资源评价方法 |
地震出版社 |
2007年 |
中文专著 |
48 |
自然重砂资料应用 技术要求 |
地质出版社 |
2010年10月 |
中文专著 |
49 |
化探资料应用 技术要求 |
地质出版社 |
2010年8月 |
中文专著 |
50 |
重力资料解释应用 技术要求 |
地质出版社 |
2010年12月 |
中文专著 |
51 |
数字地质调查系统操作指南(上、中、下册) |
地质出版社 |
2011年1月 |
中文专著 |
52 |
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技术方法指南研究 |
地质出版社 |
2011年10月 |
中文专著 |
53 |
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及 成果应用研究 |
地质出版社 |
2011年11月 |
中文专著 |
54 |
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 |
科学出版社 |
2012年5月 |
中文专著 |
|
|
|
|
|
序号 |
授权名称 |
知识产权类别 |
国(区)别 |
简介 |
1 |
区域地质调查中的数字填图方法 |
发明专利权 |
中国 |
本发明提供一种区域地质调查中的数字填图方法,通过使用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简称UML)设计工具,选用螺旋型软件生存周期模型,分需求分析与设计编写数字填图系统,通过提供的野外路线填图的数字化过程(PRB过程)和PRB过程模型,对连续的野外地质路线观测和观察,取全、取准野外各项原始地质资料,并将资料转入相关的数据处理系统,得到数字化的实际材料图、编稿地质图和地质图,真正实现了区域地质调查的数字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加快了野外区调资料的整理和处理时间。 |
2 |
国家地质图类数据模型系统 |
发明专利权 |
中国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国家地质图类数据模型系统,包括:地质图类数据模型单元、地质图类空间数据库、映射器、格式转换器、公共类接口、安全论证单元和地质图类操作单元。该系统具有以下优点:该数据模型是领域数据模型,不是针对某个项目定义的数据模型,从而确保领域内数据语义描述的一致性;实现了与比例尺无关的地质图类数据模型;解决了过去图层所带来的拓扑关系不合理的问题;解决了非空间实体的数据组织的维护和扩展问题。通过各种关系,能够组织成面向不同用户、不同需求、不同层次的多目标的空间数据库,而不是单个项目的数据库;用户可以对空间数据采用继承来实现个性化扩展,满足应用需求。 |
3 |
国家地质空间数据网格服务系统 |
发明专利权 |
中国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国家地质空间数据网格服务系统,其结构包括:空间数据发现单元、异步调用单元、负载均衡单元、容错单元、压缩传输与安全传输单元、安全论证与用户权限单元、动态监控单元。空间数据发现单元分为结点容器和应用门户容器,异步调用单元将数据信息分类并分别调用,负载均衡单元将数据处理转移到多台服务器上共同承担,容错单元管理WEB服务的生命周期,压缩传输与安全传输单元用于减少网络传输流量和提高传输效率,安全论证与用户权限单元用于确立用户身份权限,动态监控单元分析监控各服务器的运行状态。该系统的优点是:能够汇集和共享地理上分布的空间数据资源并协同完成多种数据处理请求。 |
4 |
数字地质罗盘 |
外观设计 专利权 |
中国 |
1.仰视图与俯视图对称,故省略仰视图。2.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在于:在主视图的左侧,设计有用于剖面测量时瞄准使用的W型直凹槽。在主视图的右侧设计有用作照相比例尺指示使用的刻度尺。3. 请求保护的外观设计包含色彩。 |
5 |
低成本高精度高集成的定位定向数字地质罗盘 |
发明专利权 |
中国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高精度高集成度的定位定向数字地质罗盘,该罗盘包括倾斜角测量单元,方位角测量单元,温度测量单元,控制及运算单元,提示单元,存储单元,各单元均与控制及运算单元连接。该罗盘还包括位置测 量单元,与控制及运算单元连接,用于获取经纬度、卫星时间和海拔的位置数 据并提供给控制及运算单元。该控制及运算单元包括51单片机、接口仿真模块、 后台定时中断服务模块和前台处理模块。本发明的数字地质罗盘测试时可以不再需要手持,只要把本发明装置放到被测物体上,就可以把俯仰角、横滚角、方位角和位置等一次测出,即将地质罗盘(定向测量)和定位测量(如GPS) 集成到一个装置中,但保持精度高、低成本和低功耗。 |
6 |
对等式结点管理器及对等式结点管理方法 |
发明专利权 |
中国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等式结点管理器,用于实现网格计算环境中网格资源的组织与管理,包括:虚拟结点资源聚集器,用于对网格计算机环境中的永久性数据资源进行描述、组织与管理,并通过同步机制使全局资源在各结点同步更新;暂时性数据资源聚合容器,用于管理通过服务层产生的新数据资源(中间性成果数据),并通过同步机制使该新数据资源转化为所述虚拟结点资源聚集器所管理的永久性数据资源;网格结点元服务库,用于构成服务层,管理服务和分配在线的硬件资源;虚拟结点portal配置器,用于向用户提供服务入口,将用户与服务层连接起来。本发明以对等计算模式部署对等式结点管理器,不但实现全局资源的同步更新,为无中心架构提供了机制,而且在该网格环境中,即使出现多个结点的崩溃也不会使整个系统崩溃。 |
7 |
北斗通信定位终端 |
外观设计 专利权 |
中国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北斗通讯定位终端。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解决在野外作业时受到地域和工作环境的限制,利用“北斗一号”卫星进行定位通信。3.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产品的色彩和形状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者照片:立体图。5.本外观设计请求保护色彩。 |
序号 |
软件名称 |
开发完成 日期 |
授权单位 |
授权日期 |
1 |
区域重力信息系统[简称RGIS]2006 |
2006.1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 |
2010.1.21 |
2 |
重磁电数据处理软件[简称RGIS]2008 |
2007.6.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 |
2009.12.16 |
3 |
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简称:GSIGRID]V1.0 |
2010.10.3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 |
2010.12.27 |
4 |
数字地质填图系统[简称:RGMap]V4.0 |
2010.10.3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 |
2011.2.18 |
5 |
探矿工程数据编录系统 [简称:PEData]V4.0 |
2010.10.3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 |
2011.1.21 |
6 |
数字地质调查信息综合平台[简称:DGSInfo]V4.0 |
2010.10.3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 |
2011.2.18 |
7 |
资源储量估算与矿体三维建模信息系统[简称:REInfo]V4.0 |
2010.10.3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 |
2011.2.18 |
8 |
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 |
2009.2.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 |
2011.5.9 |
9 |
危机矿山数据库管理系统V1.0 |
2007.1.3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 |
2012.3.24 |
10 |
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项目管理数据库系统V1.0 |
2007.12.3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 |
2012.3.26 |
11 |
国家地质调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V1.0 |
2007.12.3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 |
2012.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