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地质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2019年度研究课题申请指南

发布时间:2019-07-16

根据2019年度项目设计与工作安排,为进一步推动自然资源部地质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建设,加快形成地质调查信息化研究实验、科技创新和人才聚集的重要基地,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原则,实验室向国内外研究人员开放,并设立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围绕重点研究方向,定期发布课题申请指南,吸引和聚集国内外高水平科技工作者来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现公布《自然资源部地质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2019年度研究课题申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确定承担单位后按发展中心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签订协议,并按发展中心相关项目管理办法执行。

一、研究课题、主要内容、预期成果和经费额度

1、云数据库在地质云的适用性研究

研究内容:根据建设地质调查“大系统、大平台、大数据”的指导思想,开展云数据库适用性研究,使地质云DaaS层更加具有实用性及先进性。技术要求:业务化运行适用研究。选取三种或三种以上常用关系型数据库服务,提供三种常用SQL数据库的存储空间,并成为有效的处理、分析利用和统一进行数据分析决策服务的基础。

预期成果:实现即开即用、稳定可靠、可弹性伸缩的在线数据库服务相关测试;

实现2-3个应用级别的在线数据库服务支持;

开展专业的数据库备份、恢复及优化方案可行性试验;

提供相关客户组件,完成用户的数据升级及迁移。

经费预算:20万

2、三维模型渲染流程优化研究

研究内容:通过调研三维模型渲染基本理论与方法,开展三维模型渲染流程优化研究,使基于Web的三维模型可视化更加高效。研究内容包括三维模型渲染准备、任务分派、模型合并、负载均衡等。三维模型并不限定在地质模型,也包括BIM、3DMAX等各种模型类型。

预算成果:可应用的三维模型渲染流程及相关技术方法。

经费预算:20万

3、三维地质属性插值算法研究

基于主流克里金等插值方法,研究三维连续体元空间内地质体属性插值算法,开发三维地质属性插值算法,并封装为可调用模块,为三维地质建模提供服务。

预期成果:可调用的三维地质属性插值模块

经费预算:20万

4、AR/VR/MR及在地质领域的应用等理论技术方法

研究内容:调研分析AR/VR/MR等技术在地质调查的应用,分析AR/VR/MR的国内外现状,基于地质云的软硬件环境及数据基础,构建基于AR/VR/MR的系列野外地质场景模型及相关交互系统,从而为地质调查提供高精度、高分辨率、沉浸式的野外工作场景及新的数据共享服务模式。

预期成果:基于AR/VR/MR的野外系列地质场景模型及相关交互系统。

经费预算:5万

5、地质语义计算及可视化表达

研究内容:在现有基于地质文本信息提取研究的基础上,调研分析地质语义计算及可视化表达需求及研究现状,面向地质调查资源环境评价等方面的典型应用,构建系列地质语义计算及可视化表达模型,为地质调查资源环境评价提供智能算法基础。

预期成果:系列地质语义计算及可视化算法模型。

经费预算:5万

6、基于地质云的多源地质空间数据的智能融合和挖掘分析

多年的地质调查工作积累了海量的地质空间数据,由于空间数据的数据量已经远超过传统GIS软件分析处理能力,如何从海量空间数据中挖掘出有用的知识,进一步发挥数据的价值,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在分析地质空间数据挖掘流程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应用需求,初步构建多源地质空间数据挖掘的技术框架。

预期成果:多源地质空间数据挖掘的技术框架

经费预算:5万

7、基于机器学习的三维地质体纹理贴图方法研究

传统的三维地质体纹理贴图一种是以岩心图片为基础,通过图片拉伸、矩阵排列等方式贴到三维地质体表面,另一种是以不同的花纹形式表达不同的地层岩性,两种贴图方式都没有真实感并且各个地层之间边界生硬,使构建的三维地质模型不能很好的表达。本课题通过建立不同岩石的样本库,利用机器学习、图像融合等技术,研究一种更接近真实的三维地质体纹理贴图方法。

预算成果:可应用的三维地质体纹理贴图方法。

经费预算:5万

二、课题承担单位及人员要求

申请者为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或技术开发的科研人员。一般需具有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或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含在读研究生)。申请书以单位名义申报。

三、课题申请及有关要求

(一)接受具备下列条件研究课题的申请

1.符合《指南》资助范围的研究;

2.学术思想新颖,创新性明显,立论根据充分,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合理、可行,经费预算科学合理,近期可取得重要进展的研究;

3.申请者与课题组成员应具备实施该课题的研究能力和可靠的时间保证,并具有基本的研究条件;申请者必须是课题的实际主持人;

4.遵守科学道德,以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撰写申请书;

5.不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等问题。

(二)课题申请填写要求

1.申请者如为在读研究生,要附导师签字的同意申请证明材料。

2.申请者和课题组成员须在申请书上签字。

3.申请表一定要加盖申请者所在单位公章。

4.申请者应在2019年8月5以前将《课题申请书》电子版发送至邮箱syue@mail.cgs.gov.cn

联系人: 宋越

电 话:010-58584355

(三)申报评审和课题实施

实验室组织专家对课题申请书进行评审,按照择优支持的原则确定支持对象。必要时申请者须按规定参加答辩。

确定承担单位后按国家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发展中心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签订协议,承担单位按照合同约定组织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经费的使用要符合相关规定。

(四)课题结题和成果标注

1.研究课题完成后,申请人需认真填写课题结题报告,进行验收并存档,并作为下一期申请的依据之一。

2.研究期间至少要发表1篇与本课题研究成果相关的SCI论文。研究课题的有关论文、专著、成果评议鉴定资料等,第一完成单位均应标注:

中文:自然资源部地质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英文:Key Laboratory for Geologic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 China, 100037

3.研究课题所取得的成果(包括收集到的资料、研究报告、相应软件及其测试检验报告等)归实验室及研究者共同所有。

(五)其他要求及有关说明

1.每个申请人参与课题数不超过两个(含在研课题)。

2. 鼓励获得课题资助的申请者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或派研究生到本实验室工作,实验室将提供软硬件和相关数据的支持。

四、主要时间节点

(一)2019年8月5日前:报送课题申请书(格式见附件)

(二)2019年8月31日前:签署课题合同书

(四)2020年6月1日前:报送研究成果和课题结题报告

(五)2020年7月31日前:课题验收

 

 

附件:课题申请书(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