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室组织开展重要找矿远景区矿产勘查成果交流研讨会

来源:部署室 作者: 陕 亮 张万益等 发布时间:2015-09-17

为服务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地质调查“十三五”规划研究, 8月21日,战略部部署室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组织开展重要找矿远景区矿产勘查成果交流研讨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周宏春研究员、北京大学刘树文教授、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原副总工程师乔德武研究员、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副会长雷平喜研究员、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陈积岩研究员、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张子龙高级工程师、河北地矿局秦皇岛矿产水文工程综合地质大队刘剑波教授级高工、聂卫东高级工程师及中心杨剑锋研究员、张万益教授级高工、杜子图研究员等共计20多人参加会议。

会议重点讨论了秦岭成矿带山阳-柞水铜多金属矿集区、冀东地区铁矿集中区、湖南花垣阿拉—锦和铅锌矿集区、湖南锡田锡多金属矿集区、广东凡口铅锌矿集区及其外围等重要找矿远景区近年找矿进展与成果,分析了下一步找矿方向。讨论认为,山阳-柞水找矿远景区可能存在四期主要成矿作用过程,并分析了近东西向区域构造带控矿及NWW、NNE向高角度张性断裂控制Au、Ag、Cu、Mo矿床空间分布等区域成矿规律,提出了曹坪-蔡玉窑-石瓮镇等5个找矿预测区新认识;冀东地区铁矿集中区新划分出了青龙栅栏杖子-朱杖之、青龙庙沟-抚宁榆关等8个找矿远景区,并预测了铁矿资源总量约150亿吨,找矿潜力约57亿吨;湖南花垣阿拉—锦和铅锌矿集区、湖南锡田锡多金属矿集区、广东凡口铅锌矿集区及其外围开展的典型矿床地质特征、成因与找矿模型研究,总结了成矿作用特征,提出了找矿方向建议,为下一步工作部署提供了参考。    经过讨论,进一步深化了上述重要找矿远景区的成矿地质背景,掌握了最新找矿进展动态,总结了找矿标志与有效的技术方法,探讨了下一步找矿方向,为形成下一步工作部署建议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