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供应风险治理研究学术报告会暨第五次工作研讨会成功召开

来源:情报室 作者:唐金荣 伦知颍 发布时间:2015-09-17

为推进“我国主要矿产资源供应风险治理示范研究”专题,按项目总体部署,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情报室于8月7日在国谊宾馆召开了风险治理学术报告会暨第五次工作研讨会。会议邀请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院长王京彬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做了题为“基于资本市场的海外风险勘查”的学术报告。国务院参事、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张洪涛研究员,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施俊法研究员,以及由发展中心情报室、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研究人员组成的全体项目组成员参加了研讨会。

会上,王京彬院长以境外风险资本市场为切入点,阐述了矿业资本市场的风险特征,并通过中色地科矿产勘查股份有限公司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风险勘查市场中的资本运作实例,总结了境外风险勘查经营的三种盈利模式,分别是低价进入-勘查升值-高价变现、矿权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证券化)、上市公司分拆。同时,他指出不同的矿产勘查阶段,所面临的风险是不同的,勘查阶段面临的主要是找矿风险,预生产阶段更多的是融资风险,境外勘查最大的风险或说成本就是时间成本。最后,他对境外风险勘查工作总结了四点认识与体会:一是境外找矿要把握找大矿、快速突破、低成本、获取矿权权益的要点;二是投资上市资源公司成功的关键是要有世界级找矿潜力的优质矿权、优秀的管理和技术团队、知名中介机构的支持以及有效的管理;三是要借资本优势低成本控制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四是地勘单位境外风险勘查的最佳途径是投资上市资源公司。王京彬院长的报告内容丰富,通过生动的实例,向研究人员介绍了境外找矿风险、资本运作风险,极大地扩展了与会人员的研究视野和研究思路,项目组成员均感收益颇丰。会上,项目组还围绕我国矿产资源供应风险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模型及风险治理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地讨论,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