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地质调查需求调研

来源:部署室 作者:陕亮 发布时间:2013-07-09

如何落实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对地质工作的要求,使地质调查更好的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是摆在每一个地质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为深入了解新形势下地质工作需求,提前做好地质调查规划部署研究,5月3-6日,发展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齐亚彬同志率领规划与部署研究室相关同志对广东省地质局、地调院及广宁县黄泥坑金矿进行了实地调研。

调研组重点了解了广东省地调院的队伍结构现状、近期地质调查项目承担与重大成果情况、对国家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部署的建议及应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与思路。调研发现,广东省区调、矿产远景调查等基础性地质工作程度仍然较低。尽管经济较为发达,但水工环地质调查、城市地质调查、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等民生地质工作仍处起步阶段,跟不上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虽然中央财政、地方财政投资广东矿产勘查力度较小,但地质大调查等前期基础性公益性工作有效促进了后期矿产勘查,先后形成禾尚田大型钨锡矿、云浮高枨大型银多金属矿、大金山大型钨锡矿、黄泥坑大型金矿、七星顶金矿等找矿的突破,并在粤东地区形成了重要的铜锡多金属找矿远景区。

在黄泥坑矿区,调研组听取了矿区情况介绍,查阅了图件、报告,查看了岩芯和典型矿石等实物资料。经过交流,调研组认为,该矿区是由中央财政开展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后,转由商业勘查获得突破的又一成功实例。目前矿区已发现金矿脉25条,初步查明金资源量近30吨,矿床平均品位12.5克/吨,矿区外围还有一系列异常,资源潜力十分可观。针对矿区目前在勘查方向上的困惑,调研组建议矿区下一步应在继续围绕构造找矿的基础上,重视岩浆活动、正断层断裂构造体系的侧伏及雁列式控矿规律的研究,为下一步勘探工程部署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