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部署研究及成果综合

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部署研究及成果综合

来源:中心1999~2010成果巡礼 发布时间:2012-04-23

 

1.基本情况

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简称“1∶5万矿调”)是中央矿产资源补偿费安排的专项工作,其目的是提供矿产勘查后备选区。2004年启动以来,安排资金5.48亿元,在西南三江、雅鲁藏布江、天山、南岭、大兴安岭等重点成矿区带,开展了17.39万平方千米的矿产远景调查工作。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工作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具体组织实施,为做好专项工作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工作,特此设立了“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部署研究及成果综合”项目,由发展研究中心承担,国土资源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云南省地质调查局等单位参加。项目主要任务是开展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工作部署研究和成果综合汇总,组织编制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技术要求,组织开展相关的技术培训,建立和维护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工作的原始资料和成果信息管理数据库系统,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开展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选区示范研究。

2.主要成果

(1)编制了《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实施方案》。为科学部署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工作,确保项目取得预期成果。专项工作实施前,开展了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选区部署研究,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实施方案》,全面规划了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工作,为该项工作的具体部署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2)组织编写完成了《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技术要求》(试行)。为规范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工作,保证该项工作科学、有序地进行,项工作实施前,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依据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的目标任务,编制了《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技术要求(DD2004-04)》,具体规范了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工作的内容,技术方法、质量要求、成果要求等,指导了全国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工作。

(3)开展了矿产远景调查方法研究工作。通过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遥感技术示范应用,初步形成了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高寒山区、植被覆盖较严重地区遥感异常提取的方法技术体系。该技术在数据前处理、去干扰、异常后处理等方面较以前有较大进展。完成了甘肃北山、新疆西天山开展了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遥感技术应用体系的示范应用工作。研制400件标准监控样品,制定了1∶5万地球化学普查样品分析质量控制方案,初步建立了1∶5万地球化学普查样品分析质量监控机制。

(4)开展了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数据库建设。在数字地质填图系统基础上,开发了覆盖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全过程的数字矿产调查系统软件,建立了涵盖原始数据及成果资料的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数据库,为开展综合研究工作和远景调查提供了良好平台。在数据库建设基础上,开发了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项目管理数据库系统。建立了矿调项目管理数据库,提高了矿调项目技术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内容涵盖立项申请、任务书编写、设计评审、野外验收、成果评审、数据库验收以及资料汇交等项目管理全过程。

(5)编制了《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工作指南》系列丛书。完成了《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项目技术管理工作细则》的编写工作,对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工作内容及一般要求、项目立项建议编写要求、项目任务书编写要求、项目设计书编写要求、项目质量检查和工作报告编写要求、项目验收要求、项目成果报告编写及审查要求和项目成果资料汇交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较详尽地定义和规定。编写了《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项目管理系统数据库建设要求》,规定了项目管理的属性数据,电子文档数据和空间数据建库规则。编写了《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数据库建库(数字字典)标准》,规定了标准的范围、术语、定义、缩写、符号和编码约定,矿产远景调查原始数据库建库内容与要求;矿产远景调查不同阶段成果数据库建库内容与要求;矿产远景调查数据库成果提交物理存储目录要求等。编写的《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数据库建设总体流程及质量检查验收实施细则》保证了各项目提交数据成果的质量;编写的《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遥感技术应用指南》,规定了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遥感技术应用的工作方法、工作程序、遥感图像处理方法、遥感地质解释内容、遥感地质解释技术要求与成果图件及报告编制等内容。

(6)完成了对矿调成果的综合汇总工作,主要内容有:项目安排情况、工作量统计、成果汇总与集成等。

3.成果应用及其效益

(1)项目为规范全国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工作,确保专项取得显著效果提供了重要支撑。截至目前,矿产远景调查累计新发现矿(化)点1083个,其中有色金属857个,黑色金属152个,贵金属33个,其他41个;共圈定1∶5万化探异常27685个,其中综合异常3583个,单元素异常24102个;圈定1∶5万高磁异常2391个,其中Ⅰ类异常1836个,Ⅱ类异常262个,Ⅲ类异常293个,找矿效果显著。

(2)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成果资料数据库系统为建立最原始的、具有原创性的数据建库提供了全面工具,实现了对主要原始数据和主要最终成果数据库进行统一描述、统一组织、统一存储,为地质工作者进行综合分析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系统的推广应用和实施将会在地质调查史上留下一批宝贵财富。

(3)首次以1∶5万国际分幅为单元,建立了419个图幅的原始资料和成果资料数据库,数据量达1000GB,为后续公益性或商业性矿产勘查提供了基础资料。

(4)依托本项目,编制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矿产资源勘查规划》。提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矿产资源勘查的重点矿种和总体部署思路,提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总体部署思路和具体部署方案,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