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情况
2007~2010年,根据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地质调查项目计划管理工作的需要,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了“国家基础地质数据更新与发布机制研究”项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印发<国家基础地质数据更新与发布管理办法研究工作方案>》(国土资厅发〔2007〕106号),进一步明确了具体研究和工作方式。该项目总体目标任务是: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满足国家地质工作发展的需求,开展国家基础地质数据采集与更新机制、国家基础地质数据库建设与更新机制、国家基础地质数据发布与服务机制等研究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国家基础地质数据更新和发布管理办法,为国土资源部履行国家基础地质调查数据管理提供支撑。
2.主要成果
(1)研究提出了既符合地质科学,又满足政府规划、管理、决策需要的国家基础地质数据的定义,并对基础地质工作的投资渠道和国家基础地质数据的地域范围、类别、载体形式、界定标准、所有权及功能上与经济上的属性进行了诠释。
(2)研究提出了国家基础地质数据的范围和内容。包括基础地质调查数据、地质环境监测数据、基础地质科学研究数据、矿产资源数据四大类型,根据数据专业属性划分为16类,根据数据来源(采集与更新的工作类型)划分为30类。从我国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和工作现状出发,系统提出了对我国国家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基本比例尺的建议。
(3)研究提出了基础地质数据更新的三条依据,即新的地质理论的提出、方法技术进步导致新的技术标准或技术要求的颁布、经济社会发展对基础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了对基础地质数据更新周期问题的认识,即基础地质调查数据更新应采用有选择的更新与普遍提高工作程度同时进行,不宜采用固定周期;地质环境监测数据和基础地质科学研究数据不存在更新周期问题,应实时更新。提出了以1∶100万~1∶50万为主的小比例尺、以1∶25万为主的中比例尺及以1∶5万为主的大比例尺基础地质调查数据的采集与更新工作的部署原则以及各类基础地质数据的采集与更新方案。
(4)从规划(计划)、资金投入、机构与工作分工、队伍建设等方面总结了我国基础地质工作的机制和存在问题,提出从通过国家立法保障工作稳步有序开展、制定国家中长期规划与年度计划、资金投入、合理划分事权、促进队伍建设5个方面完善我国基础地质数据采集与更新机制的方案。
(5)根据我国国家基础地质数据的范围和内容,提出了我国国家基础地质数据库谱系,以及从野外数据采集数字化,制定并推行统一的数据库标准体系,设立专门的数据库建设与维护更新机构,建立国家基础地质数据目录(元数据)共享机制,国家立法保障国家基础地质数据的汇集、更新和成果共享5个方面建设国家基础地质数据库并确保数据实时更新与服务的机制建设方案。
(6)明确了国家基础地质数据发布与服务的主体和内容;发布与服务的职责分工方式、方式、流程和两级服务模式;发布与服务政策、收费、密级管理、版权保护和统一共享服务系统平台建设方案。
(7)在上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基础地质数据更新与发布管理办法》(建议稿)。
3.成果应用及其效益
该项目研究提出了《国家基础地质数据更新与发布管理办法》(建议稿),为基础地质数据更新与发布的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对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基础地质科学研究及地质环境监测的规划、部署、管理、决策,对基础地质数据库建设与更新及国家基础地质数据发布与服务,以及相关工作机制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大部分成果被国土资源部所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