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金成矿带地质云暨新一代数据密集型地质调查工作模式现场示范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6-09-26

2016年9月19-21日,阿尔金成矿带地质云暨数据密集型现代地质调查工作模式现场示范研讨会在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县花土沟镇成功举办。会议由发展研究中心和西安地调中心共同组织,地调局总工室副主任邢丽霞、发展中心总工谭永杰、局基础部等领导,我国从事在大数据领域长期从事技术研究的专家,部分工程首席、二级项目负责人、子项目负责人及在阿尔金地区工作的三个项目组地质人员等会议正式和非正式代表近70人出席了会议。

阿尔金成矿带“地质云”是发展中心主流程信息化团队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建设“地质云”、推进地质大数据应用总体部署安排,经过三年对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等技术综合研究,联合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的阿尔金成矿带红柳沟-拉配泉地区地质矿产调查二级项目组,在南疆工程阿尔金成矿带红柳沟-拉配泉地区开展应用示范研究基础。众所周知,传统的地质调查收集资料的模式都是项目立项和预研初期阶段,要消耗大量的时间来收集和阅读资料。资料积累多,利用程度低,重复收集资料现象是传统模式的普遍现象。另一方面,各项目组收集了大量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项目组内部使用,资料受众面很窄。显然在阿尔金地区开展工作的远不止西安所一家,每个项目组都需要系统收集资料。造成了人力物力和很大浪费,是否能有一种途径把一个地区的资料整合起来供大家共建共享呢?这一问题,正是由于长期数据的积累和大数据时代数据量的暴增,促使数据世界的形成。地质领域也一样,进入了数据密集型的时代,传统的地质调查收集和应用资料模式如何面对数据密集型的时代进行创新。

为此,阿尔金项目组与中国地质调查局智能地质调查系统研发团队进行了多次对接沟通,在地质调查智能空间平台的基础上快速搭建了阿尔金地质云平台,在全国率先为解决这一问题探索出一条新一代数据密集型地质调查工作模式的办法和思路,构建的我国第一朵“地质云”示范模型,初步展现了基于大数据的现代地质调查工作模式。尤其在地理信息、地质信息智能感知和服务、采用面向数据密集型的智能编图技术方法和工具开展1:10万地质编图等方面,体现了地质云和大数据技术带来的工作效率和新一代工作模式。新一代数据密集型地质调查工作模式,在提高地质学家直接挖掘反映物理实在的数据世界的能力,更加精确的梳理的存在问题,更加精准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是大数据时代下的新一代地质工作模式。

9月19日的主题汇报内容分为三部分,首先由发展中心副总李超岭研究员总体介绍“地质云(地质大数据)总体架构研究与思考---阿尔金地质云实践、应用与验证”,然后由阿尔金项目负责李建星结合实际工作介绍“阿尔金地质云”总体情况,最后由项目组技术人员以实际操作方式展示阿尔金地质云的工作模式,云端应用系统以及野外项目组编图等实际工作过程,并为各位专家预装地质云端软件与数据。

9月20日,会议组织专家到野外进行实际考察,体验云技术在野外工作中的应用,包括阿尔金成矿带时空一致性数据综合(感知、自适应)服务、野外数据采集智能位置服务、数据挖掘服务、成果发布服务等。野外路线地点为阿尔金成矿带红柳沟-拉配泉地区地质矿产调查项目阿克达板野外现场,据花土沟镇160余公里,地处没有任何常规通信信号的无人区。项目组专门在野外架设了IP卫星设备,为示范工作提供了互联网宽带接入,确保了参会专家可以在野外连接云平台,体验云端服务。

领导、专家们在听取汇报和观看野外示范之后,对阿尔金成矿带地质云给予充分的肯定,表示其技术构架、应用模式充分体现了“地质云”的基本内涵,并能结合实际地质调查工作,是很好地落地措施,是信息化与地质调查的深度融合,充分体现现代地质调查全过程中拥有数据规模和密集特点及其运用数据、数据处理和智能服务的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专家们同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积极促进阿尔金地质云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献计献策。

图1会议现场

图2 主题报告

图3 主题报告

图4 阿尔金地质云功能展示

图5野外现场体验

图6野外现场体验

图7局主管部门等领导、专家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