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地质调查技术培训班在重庆举办

作者:信息化部 发布时间:2013-12-27

 为进一步落实《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进一步明确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中地调函〔2013〕54号)有关推进数字地质调查技术在矿产远景调查项目中的应用的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部会同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数字地质调查技术培训班”于 2013 年12月17日至19日在重庆市成功举办。

在开班仪式上,局资源评价部龙宝林副主任指出,数字地质调查技术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全力推广的一项重要新技术,在矿产远景调查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和应用,从2004年起,资源部、发展中心会同大区地调中心,分全国、大区等不同层次开展了多期培训班。在矿产远景调查项目推进过程中,软件系统也得到了发展和完善,为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按照矿产远景调查的工作定位,对2013年和2014年新开矿产远景调查项目,承担单位将要按照局统一要求严格采用数字地质调查技术;发展研究中心要做好业务支撑,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各大区地调中心在项目质量检查、野外验收、报告评审等环节,关注数字地质调查技术应用情况。

本次培训班是2013年度第三次有关矿产远景调查项目数字地质调查技术的全国性培训。培训对象主要针对中国地质调查局2013年新开矿产远景调查、优选矿产远景调查以及2014年新开矿产远景调查项目的技术骨干,来自全国71个地勘查位的206名技术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团队核心人员担任本次培训授课老师,并邀请来自一线地勘单位的技术人员作为辅导老师。

本次培训内容为数字地质调查系统中有关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的功能模块、技术方法以及建库过程中的相关技术要求,主要包括野外路线数据采集、野外数据室内整理与地质图制作、地质图空间数据建库、探矿工程数据采集与处理、矿调综合成果建库等,覆盖矿调建库工作全流程。并重点推出了本年度基于Android的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的新特性:突出了智能化操作模式,淡化计算机程序操作模式,更加适合地质人员使用;使野外数据采集操作模式接近大众化,地质人员可以在一台采集器上实现文字、素描、照片、录像、录音、电子罗盘、信手剖面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同时支持北斗导航通讯与GPS导航;在强化与传统野外路线手簿纪录记录风格,同时新建立了新一代野外路线电子手薄的模式,地质人员可以在采集数据的同时,可以看到集文字、素描、照片、录像、录音、电子罗盘、信手剖面为一体新一代野外路线电子手薄,并实时按野外路线采集流再现,使野外数据采集更加丰富和完整。

本次培训班,很多项目组带来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与授课老师的深入交流、答疑,解决了相关问题,并进一步掌握了矿调建库流程和主要技术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部、发展中心还与各项目组人员进行了座谈,对他们的应用现状、遇到的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探讨。本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有力地推进了矿产远景调查数字地质调查技术的深入应用以及矿调原始、成果数据库建库工作的顺利开展

本次培训班由重庆市地质调查院协办,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部、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地勘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开班仪式及座谈。中国地质图书馆针对数字地质调查技术特从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收藏的文献中检索近5年来(2008~2012年)的相关文献200篇,并制作了光盘,提供给本次培训班的学员免费使用。。(信息工程室 吕 霞供稿)

图1-4 培训班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