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下半年以来,美国发动全球贸易战并进行逆全球化,形成的“加征关税-抑制进出口-减少原材料需求”伤害链极大地伤害世界经济,其影响已传导至矿业领域,使得矿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矿业资本市场震荡加剧,给短暂复苏的全球矿业增加了新的变数和不稳定性。尽管与会各大矿企、金融机构及主要的资源供应国,对全球矿业中长期前景充满信心,但也表达出了不少隐忧。
●国内非油气勘查投资仍旧保持低迷,与国际矿业“趋暖”(勘查投入较大幅度增长)形成鲜明的对比。SPG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金属矿产勘查预算约96.2亿美元,同比上升19.5%。这是继2017年实现触底回升之后的延续上涨,且增幅有所加大。而我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资继续下滑,2018年上半年全国地质勘查投入74.79亿元,同比减少了7.2%。
●“城市矿产”在未来将成为部分矿产资源供应的重要来源,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的废铜回收行业已经开始活跃起来,到2025年,中国铜资源回收利用规模将是当前的18倍,在矿产资源利用总量占据相当大的比例,极大地减少中国该资源对进口的依赖度。
●全球矿业复苏的动力依然不足,进程曲折反复,充满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需要高度重视能源资源,特别是清洁低碳能源的需求。其次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矿种,特别需要关注其技术进步和回收体系对供需格局的影响。三是传统大宗矿产,需要政府引导,矿业企业与金融机构密切合作,加强海外战略布局,积极参与全球矿业合作与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