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矿业或将开启新的周期?—从2017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看全球矿业走势(2017年第19期)

作者:周 平 杨宗喜 郑人瑞 王 尧 李鹏远 发布时间:2017-10-17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全球固体矿产勘探投资触底回升,重要矿产品价格再现普涨势头,全球矿业融资并购趋于活跃。根据对全球矿业形势的长期跟踪,我们认为,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矿业已走出低迷区间,筑底回暖态势趋稳。

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必将推动以中国为引领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扭转以往发达国家为主要资源消费国,发展中国家为主要资源输出国的矿业格局,建立新的全球矿业生产、贸易体系。全球矿业贸易规则、政策体系和治理结构也将因此而改写,最终扩展形成全球矿业命运共同体,全球矿业格局将因此而重塑。

●日益严格的环保政策将对矿业行业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促进矿业供求关系再平衡。一些环保不达标的高污染矿山将被迫关闭,部分低端落后的高污染产能将被淘汰,部分在营矿山如若将环保要求考虑在内的话,将不再是可生产的矿山。这将在短期内影响国内矿产供应能力。但长期来看,将提高中国矿业的准入门槛,同时也将倒逼我国矿业企业自主进行科技创新,并转变发展理念,主动对接国际矿业环保标准,进而促进中国矿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向低碳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清洁、低碳能源的推广和利用。世界银行高级矿业专家Kirsten Hund认为,未来世界可能是低碳的,但肯定不会是低金属的。未来将重点关注可再生能源技术和零排放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风能、太阳能和储能电池三大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矿产资源,如铝、铜、铁、镍、锂、钼等金属,以及钕、铟等主要三稀金属。

    ●全球连续5年的矿产勘查投入下降对世界矿产品市场的可持续供应产生的压缩效应已初步显现,中国去产能等改革举措已促使全球的矿产品市场呈现出紧平衡状态,一带一路倡议逐渐落地并将带动沿线国家能矿资源、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镇化、产业化发展,三重因素叠加将可能使得全球矿业开启新的周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