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大数据与我国地质调查工作(2013年第11期)

试析大数据与我国地质调查工作(2013年第11期) 方克定

作者:方克定 发布时间:2013-05-29

大数据具有海量化、多样化、快速化、价值化等特征而被视为新的石油新的土地或与货币、黄金相当的新资产,或与知识经济对应的新知识。其交叉复用、全息可见的特点又促进可用性的飞跃。

生物量和碳量密度图显示美国沿、近海(五大湖)的十大经济区三深七浅邻接碳汇就近平衡,体现了三生(生产、生活和生态)一体的无缝隙全覆盖。中国三生分离中的生态异构明显:重在提供生态产品的25片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它们组成的两屏三带与东部沿海城市群特别是3大都市圈相距遥远,这种三缺一是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的人口、经济集聚,先天不足的布局使人无奈,亟需补救。

美国地调局(USGS)多功能、小而盈的大部门体制有利于、也推进了大数据合成和科学范式转移,仍保持着对巴尔干化倾向的警觉。中国地调局小而专巴尔干式体制先天不足,负担沉重,如不加快步伐、缩小差距,就要防止出现数字鸿沟的被动局面。

中国地调局系统作为常年生成、积累(或天然赋有)海量数据的科技机构,如具备相应的数据处理能力,就能及时提高数据有用性,促其升值,实现知识化、资产化。同时,对本系统不同程度上存在的数据分割、数据孤岛和数据质量三大问题,要适时开展数据治理

中国地调局发展战略从业务驱动转向数据驱动,通过数据智能化加速提取有价值的核心信息以预测需求、及时决策,创造与时俱进、与数俱进的五个世界一流大数据以应用为本,应用越深,价值越大,不用就是摆设。防止出现数据量>信息量>知识量的逆向序列,守着金山要饭吃

对于大数据关键技术的研究,作为应用部门,主要应对大数据带来的技术挑战,包括大数据分析算法和系统的效率,重在数据工程而不是数据科学。

照猫画虎式起步,以USGS核心科学战略的15个实例为样板,结合中国情况试做一轮综合集成。一是先拿来、再创新,比较简单易行,包容性宜大一些;二是合成可从简单的混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