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境外地质矿产勘查信息交流平台

搭建境外地质矿产勘查信息交流平台

来源:中心1999~2010成果巡礼 发布时间:2012-03-14

 

1.基本情况

为了更好地推进国家矿产资源“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交流探讨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2006年发展研究中心举办了第一届境外矿产勘查开发论坛;随后该论坛得到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2007年、2008年相继以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国家开发银行协办、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方式举办了两届,从2009年开始,论坛改名为“境外矿产信息发布与矿产勘查论坛”,由国土资源部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承办、国家开发银行协办,发展研究中心作为技术支撑单位也已经举办了两届。论坛重点以加强矿业国际合作、服务“走出去”、促进境外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为主题,围绕我国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相关政策、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境外矿产勘查的机遇、境外矿业投资企业经验交流、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现状及投资环境分析、我国周边与其他地区地质与矿产资源信息交流等进行广泛的交流和讨论。为政府、企业和服务机构交流搭建交流平台。5届共计参会代表1500多人次,涉及单位230多家,基本形成了、境外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信息的交流平台。

2009年境外矿产信息发布与矿产勘查论坛开幕式

2.主要成果

(1)跟踪全球矿业投资态势和我国境外投资矿产勘查开发状况。5年来,论坛跟踪了大型跨国矿业公司对我国急缺的高品位铁矿石资源和钾盐资源等逐步形成国际垄断、初级资源公司引领全球勘查经费投入的增长、全球勘查投资区域格局与投资结构的变化以及发展中国家矿业投资环境的变化等形势;分析了我国矿业对外投资占比逐年增大,中国资源企业逐渐成长为世界矿业的重要力量等情况;披露了我国大型矿企强-强联合开展境外投资和并购,“以项目换资源”等多种形式的投资战略以及“国企主导,民企跟进,地勘单位提供勘查技术”等“走出去”新模式。

(2)宣传解读国家有关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政策。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外交部、财政部等部门介绍国家支持企业“走出去”的相关政策;国土资源部门发布有关境外地质矿产信息服务;国家开发银行、中非发展基金、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信用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介绍对“走出去”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等。

(3)交流我国境外矿产资源投资的实践经验和取得的成果。经验交流表明,我国紧缺的矿产资源实际上在全球的储量很丰富,分布很广泛;境外勘查开发“地质先行”的原则逐渐深入人心;从风险勘查开始到登记矿权、收购矿山、合作开发,乃至兼并、参股,境外投资方式日趋多样化。以中色集团为代表的一批企业抓住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提供的极好机遇,在加拿大、赞比亚等国获取了较好的矿权。论坛宣介了“走出去”取得的初步成果:境外投资明显带动了企业和地勘单位的资金投入;查明了一批重要的境外矿产地;掌握了一批重要的境外地质矿产资料;培养了一批熟悉和掌握国际矿业市场运作规则的人才;积累了参与国际资源市场竞争的经验;风险勘查与国际矿企并购都得到加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能力显著增强;一些地勘单位境外投资项目开始产生经济效益。

(4)搭建了“走出去”信息交流平台,发布了最新资讯,提供了信息服务。论坛邀请国家主管部门的官员、资源领域的资深学者、境外勘查一线的专家、大型国营资源企业的领导和私营矿业企业的代表到会讲解政策、对策、经验和需求,开展问卷调查,征求对论坛内容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按照政府要求和社会需求不断完善论坛内容设计,基本成功搭建了“走出去”信息交流平台。

3.成果应用及其效益

论坛由2006年60多人参加的部门会议,在短短五年间发展成为顶峰500多人的全国性综合性大会;会议的内容建设也日臻完善;论坛的规格和层次逐年上升,并先后得到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国土资源部的重视,也受到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的支持。本论坛解读了国家支持资源领域“走出去”的方针政策,发布了境外地质矿产资讯,交流了企业海外投资的经验,引导并推进了我国资源企业的境外勘查开发事业的蓬勃发展。五年来,论坛自身不断进步、提升,为我国资源领域“走出去”初步搭建了信息交流平台,为我国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做出了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境外矿产信息发布与矿产勘查论坛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