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情况
国外金属矿产资源战略选区研究隶属于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年启动。其主要目标任务是针对我国周边国家重点地区的铁、锰、铜、铝、铅、锌等6种重要矿产资源,研究开发面向国家金属矿产资源安全供给和企业海外开发实际需求的国外金属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技术,开展金属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预测大型矿集区并指明勘查开发方向;建成我国周边国家重点地区铁、锰、铜、铝、铅、锌等6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数据库;提出国外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安全保障和风险定级标准,建成我国周边国家重点地区重要矿产资源的信息管理系统和风险管理系统的原型系统;开展海外投资决策的咨询服务。
2.主要成果
(1)系统总结和评估了我国周边国家地质矿产情况以及投资环境。周边的矿产也大多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地区。根据其现有的储量和资源量,排列出每种矿产资源量相对集中的国家,我国的矿产品进口在周边主要来自于矿产品丰富的国家。据此将我国周边国家矿产资源富集程度划分成三类。
(2)完成了我国周边国家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数据库的建设。建设的开发利用数据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周边国家基础地理地质数据、重点地区可利用资源数据、重点国家法规政策数据、竞争对手数据、合同模式和财税信息、国际矿产品市场动态信息、遥感数据信息,总数据量大于20G。
(3)结合六矿种的主要特点,选择重点成矿类型进行了我国周边国家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选区研究。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本次矿产资源潜力的评价任务,本次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方法主要是根据周边国家已有的矿床点、六种矿产的不同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加以评价,不同矿种选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共圈定出6种矿种战略选区68处,并对各个选区的特点进行分析。
(4)构建了我国周边国家重点地区矿产资源投资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周边国家的风险进行了评估。
(5)构建了国外金属矿产资源开发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开展了实际的应用。以国外矿产资源开发选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同时综合分析我国开发国外矿产资源的实际项目所遇到的各种风险因素,建立了国外矿产资源开发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政治环境、资源环境等9个一级准则风险和政治风险、矿业法律体系、矿区地质灾害等21个二级风险以及中外关系、政权更迭等47个三级风险。
(6)构建了金属矿产品市场风险评价与预警体系。
(7)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外金属矿产资源战略选区信息管理与风险管理系统。
3.成果应用及其效益
基于项目研究成果,发表论文2篇,参与出版专著1部。
课题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湖南有色控股集团公司等矿业企业开发利用国外金属矿产资源的项目决策,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效果。
研究成果可提供给相关政府部门以及钢铁、有色等行业指导机构、研究咨询机构和众多的矿业企业,为其制定金属矿产资源开发战略、规划和政策,选择金属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确定开发的技术经济方案提供了必要的数据信息和强有力的辅助决策工具。因此,研究成果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和产业化情景。
国外金属矿产资源战略选区信息与风险管理系统
我国周边国家铜矿资源潜力区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