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上午,由中国外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主办、中国地调局发展中心和东盟秘书处承办的“中国-东盟地质数据一体化处理技术研讨培训班”在北京举办合作研讨会暨结业式。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费玥副处长、中国地调局科技外事部刘大文处长、中国地调局发展中心蔡纲副主任及东盟秘书处技术官员Rabiah等领导出席。中国地调局发展中心、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地科院岩溶所等局属相关单位人员参加了研讨会和结业式。
东盟秘书处技术官员Rabiah向与会者介绍了东盟的职责、成员国概况及管理框架,并宏观介绍了东盟的2016-2020年工作计划、东盟地学高官会(ASOMM)+3运行机制及相关合作项目。对于与中国开展的合作表达了肯定和期待。刘大文处长介绍了中国地质调查局概况及与东盟合作现状、成果和下一步工作计划。来自青岛所的项目合作人员介绍了我国与东盟国家在海岸带研究方面的合作情况。在进一步合作研讨阶段,东盟各国学员先后发言,交流了参加此次培训班的感想与体会,提出了明确的对下一步合作的想法和具体建议。与在座东盟国家有合作意向的局属单位还与对方国家学员在会间进行了沟通,就开展合作初步达成一致意见,为今年的合作开了一个好头。
费玥在致辞中回顾了我国与东盟各国长期以来在地质和矿业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充分肯定了双方取得的丰富成果,特别是依托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逐年加深与东盟各国的合作。此次培训也是我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进一步促进地质调查及矿业等其它领域合作添砖加瓦。蔡纲对此次培训班取得系列成果表示祝贺,希望学员们以此来访为契机为搭建东盟与中国地质矿产领域合作平台出力,今后继续加强联系,为开展更多实质性合作项目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发展研究中心向完成培训学习任务的22名学员联合颁发了结业证书,赠送了此次培训的RGIS-IGDP软件(英文版)。培训班室内授课部分圆满结束。
3月6日下午,培训班中方项目组人员与学员一行28人乘机飞往广西南宁。3月7日,赴广西地质调查院访问交流。广西地调院院长杨志强、总工程师王瑞湖、副总工程师何翠云,广西地球物理勘察院副院长兼总工龙永锋、院长助理兼物探分院院长黎海龙和原总工朱国器教授等接待了培训班一行,并安排了两个报告:一个是广西地调院概况、职能、主要成果及国际合作情况,一个是广西地球物理勘察院概况、涉外项目和RGIS软件应用情况。学员们纷纷提问和讨论,进行了深入交流。杨院长表达了加强进一步合作的愿望,希望借助南宁与东盟各国合作的有利中心地位,推动我国与东盟国家在地学矿产领域的合作。Rabiah代表培训班学员向东道主表达了衷心感谢以及合作愿景。双方在融洽友好的气氛中结束了此次访问。一行人员随后参观了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地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结交几天来的友谊得到进一步升华,为此次培训班画上了圆满句号。
此次是中国地调局首次成功申请“中国-东盟合作基金”,且首次以地学数据处理能力增强为主题举办培训,在东盟组织及其矿业管理机构和成员国着力宣传了我国先进地球物理勘查、地学信息技术和自主研发软件,有助于了解我国技术在东盟的需求和完善软件的建议,与东盟各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发挥实效,提升中国地调局的国际影响力。同时,该项目的实施,把我国的地质技术与方法逐步引入到东盟,对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走出去”战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培训可以培养一批积极推崇我国地质调查技术的国际地质人员,为亚洲国家推广实施中国地质调查技术方法打下良好基础。

培训与研讨

发放证书与赠送软件

广西地调院与物勘院访问交流

参观中国-东盟矿业论坛地——南宁会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