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作拥抱大数据

地质信息技术发展论坛召开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陆叶 发布时间:2016-01-12
  为广泛交流、总结地质信息化领域的最新成果,跟踪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信息技术的发展动向和研究成果,推动地质信息化事业的发展,12月3日至5日,地质信息技术发展论坛在南京召开。

  来自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150余人参加了论坛。

  以“地质大数据发展与展望”为主题,以推动地质大数据开发利用与共享服务、加快地质大数据与信息服务工程的实施应用为宗旨,论坛先后举办了地质信息技术报告会、地质云关键技术研讨会,围绕“大数据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云计算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地质云总体框架、大数据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等专题开展了互动对话和深入研讨,综合呈现大数据技术在地质勘探领域的应用、发展前景。

  大数据是地质找矿行业转型升级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爆破点。地质勘探业务链与大数据休戚相关。地质勘探由地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组成,地质资料的内涵就是数据,通过数据可以反映地质结构、地层变化等地质信息,也可以为地质勘探开发提供依据。因此,地质数据处理技术是地质勘探技术水平的直接反映。

  来自全国各地的地质信息化研究专家们就大数据技术在地质勘探领域的全新发展趋势进行了研讨。中国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谭永杰表示,本届论坛充分集结了一线地勘单位地质信息化建设经验,为将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与地质勘探工作进行渗透融合提供探索空间。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闾国年立足学术研究层面,阐述了大数据范式与地学思维的关系。《中国国土资源报》舆情部副主任余星涤从国土资源舆情监测视角出发,建议将大数据应用更加广泛、深入地纳入到舆情监测工作实践中。华东有色地勘局地质信息中心负责人宋震作了题为《“互联网+”时代下地质信息化新探索》的主题演讲,重点展示了该局近期重点打造的“地质计算器”——“地盒”云平台。“地盒”云平台以互联网思维为地质专业用户提供先进的数据管理、整合、分析、发布平台和一站式项目管理平台,建成后将提供门户网站、数据管理、数据检查、数据转换、自动成图等多种地质专业服务,形成易用、细分、深入的服务集合,实现地质服务深入化、细分化和数据服务丰富化、简便化。

  论坛召开期间,与会专家参观了华东有色地勘局地质信息中心地质找矿虚拟实验室建设、发展情况,重点观摩了该中心地质信息化标杆产品智慧勘探平台、智慧矿山系统和“地盒”云平台,现场了解了地质信息中心在地质信息化开发领域取得的成绩,并对地质信息中心如何实现技术跃升、将已有的地质信息化开发成果和大数据及云计算等高端信息化技术深层融合、突破开发瓶颈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大数据已成为一项基础性战略资源,正日益对人类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活动产生重要影响。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提出将全面推进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着力建设数据强国。对地质行业而言,将大数据作为地质行业新兴增长点进行培育和挖掘,建立地勘大数据现场质控体系,强化基于云计算技术的高效计算能力建设和地质数据标准化建设,通过大数据实现地质工作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必将为地质工作带来新一轮变革和全新拔升。

  本届论坛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地质信息中心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