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矿产地分布示意图
阅读提示
“冲突矿产”是指产在刚果(金)及周边9个国家,在武装冲突和侵犯人权的情况下所开采的矿产,特指锡、钨,金、钽四个矿种。目前,美国等国家都开始要求对这些矿产原产地进行追踪,迫使有关企业断绝与冲突地区矿山企业的业务往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地质调查动态》对管制政策出台后对国际矿产品市场的影响等做出了相关分析,本期编发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这是一组血淋淋的数据——目前,刚果(金)地区长期的武装冲突已经造成540万人死亡,婴儿死亡率高达17%,人均寿命只有41.8岁,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这组数据和矿产资源相关——2001~2007年间,刚果(金)境内各武装组织为了争夺矿产资源而引起的暴力冲突多达2000余起,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
自本世纪初以来,为解决该地区的武装冲突,德国联邦地球科学和自然资源研究院(BGR)、非洲大湖地区组织、全球证人组织、国际人权联合会等对该地区武装冲突产生的原因和资金来源进行了研究,并试图通过阻止当地的矿产品贸易的方式切断武装集团的财政来源。
2009年3月,卢旺达地质和矿山局以及BGR携手提出了相关矿产品的“认证交易链倡议”,该倡议旨在改善小型手工采矿业的供应链尽职调查,以此来了解相关矿产品的走向。
2009年,非洲大湖地区国际联合会颁布的《打击非法开采自然资源议定书》中,披露了潜伏于大湖地区的非法采矿现象及其贸易路径,并阐明了各成员国要采取措施共同打击自然资源的非法开采。
该地区矿产资源的非法开采和贸易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重视,2012年7月21日,美国通过《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个人消费者保护法案》(简称“多德—弗兰克法案”),首次提出了“冲突矿产”的概念,指产在刚果(金)东部地区,在武装冲突和侵犯人权的情况下所开采的矿产,特指锡、钽、钨、金四个矿种,来源区域为刚果(金)及周边的9个国家。该法案将冲突矿产开采的约束和管理上升到法律层面,相关规定于2014年5月31日起正式实施。
限制要求
凡是在美国上市企业其产品或加工过程中使用了冲突矿产,必须对该矿产原产地进行追踪,从而给相关企业增加压力,迫使其断绝与冲突地区矿山企业的业务往来。
按照该法案的要求,如果在美国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应用了冲突矿产,要对该矿产进行原产地调查,看是否来自刚果(金)及其周边国家。如果不是来自于这些地区,仅需提供专门的信息披露报告(简称SD格式报告)。如果来自这些地区,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尽职调查,看是否是冲突矿产,如果不是冲突矿产,只需要提供SD格式报告;如果是冲突矿产,则需要发布冲突矿产报告(简称CMR报告),详细说明矿产的来源区域、贸易过程等信息;如果还不能确定是否是冲突矿产,那么需要提供SD格式报告和CMR报告。但是2015年以后,所有的大公司不允许存在不确定的情况,小公司可以延迟到2017年。
该法案尽管不禁止企业采用冲突矿产,也不对使用冲突矿产的企业进行罚款。但是,由于披露的信息会引发国际舆论的关注,从而给相关制造企业增加压力,迫使其断绝与冲突地区矿山企业的业务往来。
美国非政府组织足够企划(Enough Project)每年对企业冲突矿产的应对状况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排名并公布,通过对这些企业进行评定,使公众了解各公司对该法案的响应和执行情况。企业为了自身的声誉,维护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知名度,也纷纷要求上游企业禁止应用来自中非地区的冲突矿产,以确保采购的产品不会为武装组织提供资金。
目前,国际经合组织也出台了《关于来自冲突和高风险地区矿产供应链尽职调查的指导索引》,并被多个欧洲国家采用。欧盟原计划于2013年底之前颁布相应法规,要求从刚果(金)东部及其他高风险和冲突频发地区采购冲突矿产的欧盟企业进行供应链尽职调查,从而确保进入欧盟矿产的采购行为是负责任的,不会为冲突提供资金,但该计划被推迟,目前该草案仍在修改之中。另外,加拿大、伦敦金银市场协会等国家和机构也正积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来阻止企业参与冲突矿产的贸易。
管制影响
加剧了冲突矿产的价格波动,增加了相关企业的经营成本和压力,增大了非洲矿产勘查开发的风险。
美国“多德—弗兰克法案”的公布,引起了应用冲突矿产的冶炼加工业和相关电子信息产业对矿产品价格预期的变化,促使部分企业用户和投资机构在国际市场存储相关矿产品,导致了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的明显波动。
根据彭博(Bloomberg )统计数据显示,钨铁和仲钨酸铵2012年底的价格较当年7月份的价格分别下降了13.87%和26.09%;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锡2012年底价格高达23304美元/吨,较7月份增长28.71%;钽铁矿(钽含量30~35%)的价格由法案公布前的112.5美元/磅增长到年底的132.5美元/磅,涨幅为17.8%;这与其他矿产品价格持续震荡下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自从冲突矿产被定义出来,以及美国对此的相关管理规定发布后,国际上应用冲突矿产的企业纷纷发表声明,明确将停止使用来自刚果(金)及周边地区的冲突矿产,而且要求给其提供产品的冶炼企业提供矿产品详细说明和尽职调查报告。这不仅提高了相关冶炼企业的生产供应成本,也给相关深加工企业带来了压力,尤其是电子信息类企业。我国作为全球电子信息设备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目前有多家我国企业正准备赴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按照美国证券交易所最新规定,这些企业必须每年提供尽职调查报告说明其产品中所使用的锡、钽、钨或金的来源情况,这将对企业的发展和融资带来很大的影响。
另外,冲突矿产的提出及国际社会相关管制政策的出台,必将影响各国矿产勘查企业在非洲中部国家的矿产资源勘查活动,尤其是对金、钨、锡、钽矿产的勘查和开发。
对策建议
加强冲突矿产管制政策研究,制定应对措施;提高企业风险意识,做好矿产品全流程管理。
自从美国“多德—弗兰克法案”公布后,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也表态出台类似的法律,加强对本国或本区企业使用冲突矿产的限制。随着世界各国对冲突矿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出台的法律和政策越来越多,针对应用冲突矿产的企业所要求提供的资料也越来越多,而且也成为了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面对国际贸易规则的调整,有关部门应该组织力量加强对各地区出台的相关国际规则和管制政策进行研究,掌握最新动态,为我国相关的矿产开发企业和电子信息类企业的发展和业务拓展提供必要的指导,提高企业的应对能力。同时,也要积极地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因为我国也是钨、钽、锡、金四个矿种的重要生产国和出口国,要防止该政策扩大化后对我国企业走出去产生的不利影响。
另外,我国相关企业应该及早应对,提高企业的风险意识,加强矿产品全流程管理,掌握供应链全过程的信息,建立起追踪冲突矿物来源的信息库和询问机制,以应对来自各国法律的挑战,树立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良好声誉,维护我国相关产业的竞争优势。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链接
英特尔和苹果公司等企业拒用“冲突矿产”
年度供应商责任报告,特别声明将对冲突矿产采取严厉措施,指出在某些领域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如钽生产。
在“消费电子协会”于今年1月举办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呼吁公众提高对冲突矿产的重视程度,并声称自己生产的微处理器中完全不含有冲突矿产。英特尔公司宣布,它们已经采取了措施,要求供货商(尤其是从矿石中提取金属的熔炼企业)必须接受第三方公司的审查,并确保它们不与当地武装集团筹措资金的行为有任何瓜葛。
苹果公司于今年5月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详细介绍了无冲突矿物的方案,重点介绍了移除其庞大的供应链中未经审计的公司,推进冶炼厂和精炼厂的人权。道德矿物采购是苹果的人权计划的一部分,因此,该公司决定在他们的产品中只使用“无冲突”矿物质。苹果一直在调查 2009 年以来 iOS 和 Mac 产品使用的钽、锡、钨和黄金的用途和来源。今年 2 月,苹果发布了2014 IPC发布IPC-1755《冲突矿物数据交换标准》
2014年4月10日,美国伊利诺伊州班诺克本IPC国际电子工业联接协会近日发布IPC-1755《冲突矿物数据交换标准》,由IPC、汽车工业行动集团、日本电子与信息技术行业协会联合开发,用来帮助全球供应链上的供应商与客户有效开展有关冲突矿产的数据交换。
在2012年9月份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确定冲突矿物法规时,要对产品中用到的锡、钽、钨、金等物质进行矿源追溯,庞大的供应链数据收集任务摆在了行业的面前。此标准中包括了通俗易懂的术语和定义、声明等级描述、冲突矿产声明对数据的要求以及验证指南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