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物探综合数据处理解释软件RGIS新老用户及基层地质勘查技术人员要求,为提升用户利用RGIS软件开展数据处理解释的技术水平、交流地球物理勘查新技术新方法,中国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于2013年12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举办了RGIS推广应用培训暨勘查方法技术交流研讨会。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谭永杰、地调局信息化处处长韩志军参加了培训开幕式并讲话。物探届老专家孙文珂、雷受旻、涂承林、丁鹏飞等到会参加了1:5万重力调查成果专题研讨;来自全国地勘、冶金、地震、核工业、有色金属、中石油、煤田地质、高校等行业62个单位的117 名代表参加了培训和研讨会议。
谭永杰总工首先介绍了RGIS的推广应用情况,他说:目前全国已有2400多套软件在500多个单位得到应用,用户达5000多个,在地调软件的应用中达到了高水平;RGIS不仅成为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物探软件,而且通过CCOP组织推广到了东南亚国家,成效十分显著。
谭总对RGIS软件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总结,他说:RGIS软件的应用推广在中心支持、研发团队执著追求与用户的广泛互动下,尤其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工作推动下,做得有声有色——软件得到不断升级和完善,为项目的圆满完成提供了物探软件支撑。1:5万重力调查取得的重要解释成果证实了RGIS软件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他提出应进一步研讨和总结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应用成果,并希望研发团队在大比例尺资料解释和数据融合方面深入探索,为指导找矿工作搭建更宽广平台。
关于软件的研发应用机制,谭总指出,信息化的目标是应用,RGIS研发团队与专家和用户三结合的培训形式不仅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加快了软件的完善。今后RGIS软件的发展机制是一个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谭总在讲话的最后,对软件研发指出了方向。他指出:RGIS软件10年有了大发展;进一步的发展应用,应根据信息时代的发展有新的突破和飞跃,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争取更大的发展和飞跃。
韩志军处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RGIS开发及推广应用成果。他指出,将软件使用培训和实际方法技术研讨相结合,可以有效提升培训效果,有助于在实际工作中深入应用,应该提倡。
在勘查方法技术交流会上,来自部分大区地调中心和省级地勘单位的11位代表就1:5万重力调查工作成果进行了交流。天津地调中心、安徽省勘查技术院和云南省地调院1:5万重力调查在地质找矿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陕西省第二综合物探大队应用高精度重力调查在城市地震地质工作中获得了突破;专家和与会代表现场对成果进行了研讨,并通过评议向5位来自一线的报告人颁发了优秀论文奖。为了更好地指导1:5万重力调查工作,会议向各位代表赠送了由孙文珂等专家编写、即将出版的《重力勘查资料解释手册》和陕西第二物探队编写的《1:5万重力调查规范》。
孙文珂先生在发言中说,1:5万重力调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是有生命力的,应是今后地质工作的重点。他对RGIS软件也提出了要求,提出RGIS软件在电法功能上要升级,重力还有新的功能模块放集成,要不断给大家提供新的功能,使RGIS成为精品。孙先生最后说,RGIS英文版推广到东南亚和发展中国家去,这就是中国的软实力;这套软件完善后能够拿到国外去,就是中国物探的软实力!
十年来,RGIS软件在上级部门支持和广大基层用户反馈与研发团队的积极工作下,不断升级、完善和推广使用。今年对三维重磁异常反演、重磁异常模型库等4个模块进行了优化与完善,推出了RGIS2012完善版。培训采取了功能模块功逐一讲解与实际操作和辅导相结合的方式,紧张的白天讲课与晚上实习辅导培训让学员们较为扎实地收获了软件的使用及相关方法原理。培训最后环节,由授课老师对学员逐一进行实际操作考核,并为合格者颁发了RGIS培训合格证书。
RGIS团队带头人张明华博士对本次培训进行了总结。他说,当今地质勘探工作已发展到从浅部到深部、从二维到三维,从单一方法到综合方法的阶段,勘探工作程序上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发达国家已进入了智能勘探阶段。RGIS软件与之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软件的完善与发展有极大的空间,有很多研发的工作急需开展。RGIS的研发将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也希望基层同志们参与合作,把更多的内容融合到RGIS之中。大家共同努力争创一流软件,争取一流地质勘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