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联合,前景广阔

中德地学双年度会晤2013成功举办

作者:朱丽丽 发布时间:2013-11-29

 

2013年11月19-20日,中德地学合作双年度会晤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会晤是落实国土资源部与德国联邦经济和技术部2011年度会晤协议,促进双方在优势领域和共同感兴趣主题方面的合作和交流,是中德地学合作双年度会晤机制确定的重要活动之一。受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委托,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与上海市地质调查院共同承办本次会议。中国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白星碧,德国经济技术部原材料司副司长托马斯•盖克,上海市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局副局长陈华文出席会议分别代表各方致辞;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外部副巡视员柏琴,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谭永杰出席会议。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外部、基础部、水环部,德国联邦地学与自然资源研究院(BGR),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水环地质调查中心,地科院岩溶所,地科院力学所,上海市地质调查院等单位的4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处长马永正主持会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代表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经济和技术部代表2011年会谈纪要》中商定的合作项目,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国土资源部所属的五家单位:部信息中心、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所与德国联邦地学与自然资源研究院(BGR)在环境地质、二氧化碳地质储藏、地质信息技术和空间基础设施研究以及矿产资源和能源数据交流等方面都开展了合作研究和交流互访活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推动了双方在地学领域的合作与进步。会上,5家单位的代表分别就双方在以上领域的合作及进展情况进行了汇报和交流,并对未来两年乃至更长时间内的合作计划提出了展望。地调局基础部和水环部等应邀在会上就双方共同感兴趣的主题,如热干岩、特殊景观地质填图等主题也进行了介绍和交流。随后,双方就以上主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和意见交换,会议现场气氛热烈。随后又对“中德双年度地学会晤2013”纪要(草案)进行了充分讨论和完善,并进行了多轮严谨和细致的修改,形成并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代表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经济和技术部代表2013年会谈纪要》(以下简称“纪要”)。“纪要”明确了下一步将要开展合作的目标和工作内容,指明了未来合作的方向,为今后取得更丰硕的成果打下了坚实基础。

“纪要”签署后,中德双方代表考察和观摩了上海地面沉降展示馆和上海三维地质演示中心,德方代表了解了上海城市地质工作情况,对取得的成果大加赞赏。德方代表在中方谭永杰等陪同下,于20-21日赴浙江进行了野外地质考察,与中国专家开展了更深入和广泛的交流,考察了新开元国家绿色矿山、西湖和西溪湿地公园,对中国的地质环境和生态建设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浙江杭州期间,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王功逸会见了代表团一行。

据悉,1979年6月19日德国联邦经济技术部和中国国家地质总局(后来的地质矿产部、现在的国土资源部)签订了《地学领域科学技术合作协议》,从此拉开了中德两国地学合作的序幕。双方隔一年举行一次中德双年度地学合作会晤,正是在这种合作框架下,进一步密切了中国国土资源部和德国联邦经济技术部的合作关系,有力推动了双方在地学和矿产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共有包括部信息中心、地质环境监测院、水环地质调查中心、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所等在内的5家单位与德国联邦地学与自然资源研究院在相关领域开展合作,自2011年起,还开辟了与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在实物地质资料方面合作的新领域。中德双方在地学方面的合作前景日益广阔。

会晤全体人员合影

2013年合作纪要签署仪式

 参观中国地质调查局地面沉降研究中心

 参观上海市地调院三维地质演示中心

参观新开元绿色矿山实时监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