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发挥地质调查期刊的学术导向和引领作用,及时传播地质调查项目最新研究进展和创新成果,提升局系统期刊整体传播质量和服务效能,为地质工作转型发展及地质调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做好服务和支撑。在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室部署下,局期刊管理中心于近日组织完成局系统27种期刊的2021年度报道计划编制和报送工作。
在保证正确舆论导向前提下,局系统各期刊编辑部均紧密围绕国家需求,面向“十四五”重点任务,紧贴新时代地质工作基本定位和“三大转变”,聚焦地质科技创新目标和“计划-工程-项目”重大成果开展了2021年重点报道内容的策划和组稿工作。总体来看,局系统期刊报道计划体现以下七方面特点。
一是继承性。在总结凝练“十三五”重要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围绕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干热岩试采、页岩油(气)、战略性矿产等能源资源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成果进行报道;继续做好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方面报道,围绕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海岸带、生态脆弱区等开展专辑报道;继续报道地质调查支撑服务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果;继续围绕基础地质调查和地学原创性研究领域开展报道等。
二是导向性。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点围绕能源、战略性矿产、水资源、川藏铁路、京津冀、海洋地质调查、一带一路、地质科技创新成果、健康地质等宏观方向推进专题或专栏报道计划,对增强地质工作支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能力水平和有效抵御风险防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全面性。计划涵盖华北、东北、华南、西北、华东、西南等全国六大区域,以及境外地质调查成果与科学研究;报道主题囊括了山、水、林、田、湖、草等,以及新发现、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认识。
四是创新性。围绕碳中和、健康地质、新能源、气候变化、微塑料污染、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等国际热门话题,以及制约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地质、环境、工程等世界关注重点开展报道,强化地质成果水平,形成有世界影响力的地质科技创新文章。
五是前沿性。紧密追踪国外地质调查研究热点和地学领域前沿方向开展报道,如世界海洋地质调查发展历程,境外海洋油气资源瓶颈问题,境外遥感地质调查和解译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等。
六是延伸性。在充分挖掘凝练地质调查成果基础上,关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最新进展和成果,聚焦国内地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报道,如青藏高原研究,深地深空深海探测领域等。紧跟国际国内地学领域热点问题与理论方向,挖掘凝练具有代表性的亮点成果,突出中国地质研究工作的特色。
七是文化性。以创新团队、院士、一线地质工作者为典范,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出具有纪念意义的专刊。
通过报道计划的编制,有利于推进各刊开展有计划性、针对性和主题性的邀稿和组稿工作,有效提高期刊办刊水平。下一步,各刊会随时跟进,将报道计划工作落实,为地调局期刊发展作出贡献。
(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