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自然资发〔2018〕179号)有关精神,全国地质资料馆积极响应新要求,组织开展了对馆藏地质资料目录数据的完善工作。截至2019年12月16日,全国地质资料馆完成了7万档、约200余万件的馆藏地质资料的目录完善和更新工作,为全面提升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地质资料信息开放共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地质资料目录数据是社会化服务的核心内容,也是馆藏机构进行数据管理的有效方式,在数据存储、信息发现、信息检索和信息组织等诸多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积累,全国地质资料馆的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已经逐步完善,基本建成了案卷级文件目录数据库。但由于不同时期的地质资料目录数据采用的著录标准规范不统一、不同馆藏机构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目录数据质量不高、文件级目录信息缺失等情况多有出现。不完善、质量差的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与当前地质资料精细化管理要求以及社会化服务需求存在较大的不适应,全面开展馆藏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完善工作势在必行。
按照文件要求,2019年需完成50%馆藏地质资料目录数据的公开发布。对照任务要求,为扎实有效的开展目录数据完善工作,全国地质资料馆高度重视,精心筹备并及时组织人力物力开展目录完善工作。主要开展的工作有:一是规范有序,以有关法律法规对地质资料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共享等方面的要求为根本,研究讨论确定了目录数据完善的三项基本原则,即“依法依规、全面准确、科学合理”;二是标准统一,针对馆藏地质资料目录现状和完善目标,选取了最为适宜的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建设标准,确定了地质资料著录的案卷级著录项、文件级著录项以及摘要信息,保证目录数据完善工作的科学合理并具有良好的操作性;三是精心组织,在目录完善工作开展前,针对著录人员开展了认真的培训,明确了目录完善的要求,研发了“地质资料目录采集工具”,加强与各省级馆藏机构间的业务联系和信息共享,既推进了整体工作的按期完成,也对全国的地质资料目录完善工作起到积极引领作用;四是有序推进,根据工作进展及时召开专题业务研讨会,与各省级馆藏机构保持畅通联系和数据交换通道,确立了科学完善的数据质量检查标准,通过多项举措确保了完成的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是准确、可靠的。
通过近一年的馆藏地质资料目录完善工作,进一步摸清了全国地质资料馆目录数据的管理现状,提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更新完善了一批具有深度信息揭示意义的馆藏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引领各省级馆藏机构同步、同标准共同开展工作,为更好地将馆藏地质资料向全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提供了目录信息基础。按照整体工作要求,2020年需完成全部馆藏地质资料的目录信息完善和发布工作,依托已经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下一步任务的开展也将更有“底气”,馆藏地质资料的管理能力和社会化服务能力也必将得到显著提升。
(供稿人:田园)

图1 地质资料目录采集工具界面

图2 案卷级目录著录界面

图3 文件级目录著录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