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熊院士、黄劭显院士资料捐赠仪式成功举办

来源:全国地质资料馆 作者:蒋成竹 发布时间:2016-09-18

2016年9月13日,陈梦熊院士、黄劭显院士地质资料捐赠仪式在全国地质资料馆举行,陈梦熊院士之子陈泽行先生及夫人、黄劭显院士之女黄祖英女士作为捐赠者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室邢丽霞副主任、发展研究中心谭永杰总工程师、胡小平副总工程师、局总工室刘宏、资料收藏室全体人员以及数据管理室、资料服务室、国土档案处、综合处相关人员参加了捐赠仪式,仪式由胡小平副总工程师主持。

首先谭永杰总工介绍了全国地质资料馆的总体情况,全国馆地质资料接收、保管、利用三大环节,谭总指出要丰富馆藏资源、增加馆藏价值,就要千方百计收集地质资料,最大限度接收地质资料。全国地质资料馆在加强地质资料汇交监管的同时开展了地质资料征集工作,在2016年1月通过了《全国地质资料馆地质档案资料接受捐赠管理办法》,并于2016年8月份发布了《全国地质资料馆征集地质档案资料的通告》,目的是收集在汇交范围之外的散存于社会的地质资料,本次接受两位院士资料捐赠,标志着全国地质资料馆接受社会捐赠机制全面启动,该机制对保存国家地质历史的记忆,拓宽全国馆地质资料来源和丰富馆藏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并最终达到提升全国馆社会服务能力的目的。

然后陈泽行先生和黄祖英女士分别简单介绍了陈梦熊院士和黄劭显院士的资料情况。陈院士现有地质图件、报告、文献手稿、笔记、照片、会议记录等大量资料,表示要尽量公开所有资料,使这些资源能被充分利用。黄祖英女士也认为父亲的报告、笔记、手稿等文献资料由于铀矿地质领域保密性等原因,当时大多数都未公开,此次捐赠也是想这些珍贵地质资料能为后人所用。两位院士的子女首批向全国馆捐赠档案资料153件,随着整理工作的开展,会陆续将两位院士全部档案资料捐赠到全国地质资料馆,谭永杰总工向两位院士的子女颁发了捐赠证书。

最后,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室邢丽霞副主任表示了局对本次工作的高度认可,认为齐全丰富的馆藏资源和服务能力是全国馆的立馆之本,要求全国馆用专业的业务素质保管好、利用好这些珍贵资料。邢主任还讲述了工作初期聆听陈院士关于水文地质的学术讲座,对黄河流域等区域的独到见解至今仍然历历在目,认为两位院士德高望重,院士后人对资料的珍视让人敬佩感动。明年即是陈院士诞辰一百周年,作为水文工程地质领域泰斗,陈院士的地质工作历程就是我国地质调查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这与地调百年不谋而合,这次两位院士的资料捐赠是正式接收的第一批捐赠资料,具有表率作用、开创性意义。

 

 

 

1陈泽行先生向全国地质资料馆捐赠资料并接受捐赠证书

2黄祖英女士向全国地质资料馆捐赠资料并接受捐赠证书

3捐赠代表和与会领导合影

4捐赠仪式现场

附:陈梦熊院士、黄劭显院士简介

陈梦熊院士(1917.10—2012.12),著名水文地质学家、工程地质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4年起在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担任副总工程师,期间主管水文地质科技业务,领导完成全国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20世纪60年代,陈院士负责主编的黄淮海平原和松辽平原水文地质图系,开创了跨流域图系的典型模式。

黄劭显院士(1914年7月—1989年8月),铀矿地质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我国铀矿地质领域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