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向地球深部进军”的指示,落实部、局领导的重要工作部署,部勘查技术指导中心于2019年4月8日-10日在山东省济南市组织召开了山东省重要矿集区深部找矿现场研讨会。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叶海洋处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张生辉副主任、耿林副调研员,自然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薛迎喜、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李克强、地质勘查与资源处处长彭方思,山东省地矿局、地调院等单位相关代表4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由部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副总工程师吕志成主持。勘查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薛迎喜在发言中指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8年以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和突破,形成了一批重要矿种勘查成果,发现了一批世界级矿床。但是,也有例如富铁矿、锡矿等个别重要矿种尚未完成既定任务,其中富铁矿作为钢铁工业的“口粮”,面临着国内资源紧缺,对外依存度极高的不利形势。所以,此次齐河铁矿再次取得深部找矿突破意义重大,对全国铁矿深部找矿起到了巨大的激励作用。同时强调,本次会议要深入交流山东省深部找矿取得的成果,将相关经验进行梳理总结,通过树立典型案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使全国深部找矿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李克强指出,近年来,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指导下,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加大富铁矿和金矿的深部找矿工作力度,在找矿理论、找矿方法、勘查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和突破,独具特色的找矿推进方式得到了省、部、局领导的高度肯定。今后,各矿集区要在现有基础之上,继续加大深部勘查力度,在资金、技术和矿业政策方面为深部找矿工作提供支撑,在项目安排上要对富铁矿等矿种有所倾斜,加大支持力度,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山东省将切实贯彻落实国家统一部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向地球深部进军”的指示,推动深部找矿工作再上新水平。
齐河—禹城地区深部于2015年发现富铁矿后,得到山东省领导、自然资源部、地质调查局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勘查指导中心随即于当年在该地区设立了整装勘查区,并实施了由山东省地质调查院等单位承担的山东省齐河—禹城矿集区找矿预测项目及配套的科研项目。2015年之后,找矿一直没有取得重大进展,针对铁矿为矽卡岩型铁矿床的特征和扩大找矿前景的总体思路,在“三位一体”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指导下,勘查指导中心曾多次组织地质、物探和化探有关专家对项目开展技术指导,结合物探异常对潘店和大张磁异常区的解异,对钻孔进行精心布设。实施的PZK1钻孔共揭露5层矽卡岩型富铁矿体,分别位于1444.44~1454.04米、1456.84~1473.64米、1479.14~1480.74米、1498.24~1511.84米和1528.69~1542.19米处。矿体累计厚55.27米,品位达60%以上;实施的DZK1钻孔中,于828.13~836.90米和844.82~853.58米处分别见矽卡岩型富铁矿体,累计厚度为17.5米,平均品位达61.92%,是近年来山东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富铁矿找矿的新突破。
研讨会上,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庞振山处长以“深部找矿思路”为题、程志中副处长以“胶东金矿成矿地质体研究”为题向参会人员做了专题汇报,项目组分别对齐河-禹城矿集区、焦家金矿带深部资源调查、五莲-莒县矿集区进行了成果进展汇报。会议还特邀中南大学毛先成教授做“焦家金成矿带三维建模与找矿预测”汇报。之后,专家组针对汇报内容进行了研讨,并对山东省重要矿集区深部找矿下阶段工作部署提出了宝贵意见。
下一步,部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将在自然资源部、地质调查局的关心指导下,继续支持山东省的深部找矿工作。未来3年,通过部署落实齐河—禹城、七宝山和莱州3个矿集区以及科技部深部勘查增储项目,以期在该地区取得更大的找矿突破。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院 100037
京ICP备2020044568号 电话:010-58584401 传真:010-58584400
网站标识码bm1600000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4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