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组团参加科技列车云南行活动

来源: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发布时间:2018-06-01

按照《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关于举办2018年科技活动周的通知》统一部署,科技部与自然资源部等部委围绕“科技创新,强国富民”的主题开展了2018年科技列车云南行活动。受自然资源部科技主管部门委托,谢国刚副主任代表我中心组团随自然资源部团队参加本次活动,并组织中国地质科学院资源所毛景文院士、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李文昌研究员、南京大学倪培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根厚教授、金胜教授、昆明理工大学韩润生教授、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张福良研究员、贵州地勘局周琦教授级高工、云南地矿局张翼飞教授级高工、中国矿业联合会李洪嫔研究员、全国地质资料馆王成锡研究员共11名专家组成的科技服务小分队到现场进行找矿指导。

520日上午,在科技列车云南行活动启动仪式上由我中心提供的RGIS重磁电地球物理数据处理软件6套、云南省地质找矿资料30份、地学科普图书300册等,总价值超5万元的科技产品,由自然资源部科技主管部门捐赠给云南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技术指导中心人员随自然资源部团队参加科技列车云南行启动式

自然资源部向云南省捐赠软件、资料、图书等

20-21日,科技服务小分队专家与云南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地勘单位、矿山企业等单位工作人员一起赶赴会泽铅锌矿进行现场考察,毛景文院士等11名专家在矿山企业技术人员的陪同下,深入亚洲第一铅锌竖井(1526米)底部,实地观察井下地质现象,与矿山企业技术人员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地质找矿专家在详细了解会泽铅锌矿区的地质、物探、化探等信息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会泽铅锌矿区目前存在的找矿问题,明确指出下步找矿工作中要重视白云岩层位和有关构造的展布特征,细划含矿建造,加强成矿规律研究和深部找矿预测,正确指导区内找矿。绿色勘查专家实地考察了企业膏体填充系统和无废开采清洁矿山建设,对驰宏锌锗会泽铅锌矿的绿色矿山建设、智能矿山建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分享了国内外知名绿色矿山建设案例,为会泽铅锌矿优化绿色发展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地质找矿专家在井下实地考察

毛景文院士、谢国刚副主任等地质专家现场指导矿山企业技术人员

21日下午,谢国刚副主任主持召开了会泽矿集区绿色勘查及找矿突破科技支撑专家研讨会,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李连举到会并致辞,自然资源部科技主管部门赵财胜处长做重要讲话,毛景文院士、李文昌研究员等科技服务小分队专家一一做了发言,会泽矿集区下一步工作部署提出了4点建议:1.会泽铅锌矿具有大而富的特点,找矿潜力巨大,应进一步加强成矿规律研究和深部找矿预测;2.细划含矿建造、进一步开展建造构造填图工作;3.利用好地质大数据方法,建立地--化三维可视化模型,指导找矿;4.继续推进智能矿山、绿色矿山建设,积极为绿色勘查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示范引领。云南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地勘局、地调院、驰宏会泽矿业等单位代表参加研讨会,与会各方一致认为本次活动汇集了国内知名专家,为会泽矿集区存在的重大科技问题和绿色勘查问题问诊把脉,是一次十分难得的学习机会,今后工作将按照专家的指导,不断推进,努力实现矿山增储和更好的绿色发展,为保障我国能源资源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研讨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