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栖霞山深部找矿,老矿山开辟新的找矿空间

来源:中心专项支撑部 发布时间:2013-12-13

2013年12月10-11日,常印佛、陈毓川、汤中立、王德滋、黄崇轲、叶天竺等多位院士专家齐聚南京栖霞山,共同对栖霞山铅锌矿找矿成果进行交流研讨。本次会议目的就是研讨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提升对重大项目成果取得过程和矿区成矿规律研究的全面认识。会议总结了“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山铅锌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的找矿成果,交流了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工作的成果与成功经验,分析研究了下一步深部找矿工作方向。

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副司长王军在会上明确指出,老矿山找矿工作是国务院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一项重要任务,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采取的具体措施;我们要坚定信心,各方力量协调配合,继续做好老矿山找矿工作。并提出了矿山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勇于验证、勇于打钻、敢于投入;地勘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勘查质量,通过老矿山工作锻炼队伍、积累经验;监审专家要落实责任,亲自到现场给予技术指导,出主意、想办法,发挥专家团队作用;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要继续深入矿山,为其解决地质问题和技术难题,真正起到技术指导和学术研究的相互结合,同时要不断的完善老矿山找矿项目管理模式,扎实做好技术管理工作等几点建议。

据了解,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山铅锌矿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铅锌多金属矿床,同时,也是一个开采50余年的老矿山。“江苏南京市栖霞山铅锌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通过两年的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截止2013年7月中旬,新发现多层铅锌矿体,经初步估算,本次接替资源勘查工作已新增(332)+(333)铅锌资源量约30万吨。统计到今年8月底,项目共投入勘查费共计802.24万元,其中矿山企业南京银茂铅锌矿业有限公司匹配资金达547.25万元,中央财政为255万元。其中,坑道钻KK4603孔在219.9-393.0米处见厚大铅锌矿体,平均品位铅13.45%、锌17.03%,金0.3克/吨、银245.34克/吨、铜0.14%。同时,在矿区42、46线圈出了1层金矿体、2层铜银矿体、3层银矿体、1层铜矿体,平均品位金在0.2克/吨以上,银大于10克/吨,铜大于0.2%。显示出该区域深部还具有寻找铜、金、银矿的良好潜力。

会议期间,各位院士专家到栖霞山铅锌矿山现场考察,观看钻孔岩心,部分专家深入井下-625米进行实地观察铅锌矿体。考察结束后,各位院士专家就栖霞山铅锌矿的矿床成因与成矿专属性、成矿物质来源、控矿因素、找矿物探技术方法与经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为勘查单位的下一步深部找矿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有效的方法。

与会院士专家一致认为,南京市栖霞山铅锌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取得了重要找矿进展,建议下一步继续沿着就矿找矿的思路往下开展找矿勘查工作;对勘查矿区可以进行深部找矿综合试点研究工作。希望该勘查项目要及时总结找矿勘查思想,将矿山深部找矿与矿床成因研究等有机结合,为我国东部地区找隐伏矿床的技术创新做出贡献。

据悉,2012-2013年,全国共实施老矿山找矿项目126个,安排中央财政资金6.42亿元,拉动地方财政和企业配套资金6.70亿元。2012年设立的68个勘查类项目,经过两年勘查,有54个项目验证见矿,其中9个项目新增资源量达大型规模、9个项目新增资源量达中型规模,大批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取得了重大突破。

本次会议由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办公室主办,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承办,南京银帽铅锌矿业有限公司协办。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相关负责人应邀出席,省内地勘队伍、矿山企业代表也参加了本次交流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