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成效显著

来源:中心专项支撑部 发布时间:2013-02-27

2013年是自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是实施以来的第三年,也是实现“358”行动第一阶段任务的关键一年,而第一个三年计划能否顺利完成,将会影响到整个行动计划的进行。日前,从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推进会上了解到,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形势喜人,效果显著,找矿突破生动局面正在逐步形成,有望超额完成第一阶段目标。

这三年中,在中央的关心领导和四部委的共同推动下,各省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召开动员大会,组建领导机构,编制实施方案,出台实施意见掀起了全国地质找矿新高潮。找矿工作也取得了一批显著的成绩。其中,油气资源勘查成效显著。2011年新增地质储量,石油是13.42亿吨,天然气是7225亿立方,到2012年石油新增15.2亿吨,天然气9467亿立方米,天然气达到历史的新高,石油是历史上的第三高峰年。煤炭在新疆和山西新增查明资源储量1347亿吨,在福建等南方缺煤省份也有新的发现。

“煤铀兼探”全面推进。在鄂尔多斯盆地查明一个超大型砂岩型铀矿,在北方多个盆地初步验证一批铀矿的找矿靶区,有望形成我国铀矿开发利用的新格局。

金属矿产勘查取得一批世界级的重大发现。赣北地区查明资源储量达到106万吨的钨矿,规模居世界第一。新发现和查明安徽沙坪沟、黑龙江岔路口、内蒙古曹四岆等3个超大型世界级钼矿。新疆坡北特大型镍矿资源储量超过200万吨,规模仅次于我国第一的金川镍矿。新兴材料资源勘查取得重大进展,新发现一些大型规模矿产地。

通过对三年目标的初步评估,预计第一阶段的三年目标可如期完成。其中铀矿、钨矿有望提前完成5年目标,钼矿、镍矿有望提前完成8-10年目标。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取得新进展,资源利用效益显著提升。已将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情况纳入年检内容。启动40个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推广了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工艺和装备。两年来,累计盘活石油资源量4421万吨、煤炭5600万吨,铁矿石2000万吨,铜矿石220万吨,铝土矿50万吨,中低品位磷矿石9300万吨,低品位金矿石量450万吨等,煤炭、铜、铁、磷等重点矿种“三率”水平比2010年提高0.5-1%,资源效益十分显著。

同时,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快速提升,科技引领作用凸显。在地质矿产调查评价等专项推动下,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快速提升,重点成矿区带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的覆盖率年均提高近5个百分点,新圈定物、化、遥异常7000余处,新发现300余处有潜力的矿产地。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取得重大发现并优选出一批勘查接续区和油气有利区,为后续勘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科技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围绕地质找矿领域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建设了深部探测工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及海洋石油勘探、油气钻井技术等国家工程实验室。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航空物探综合测量系统、地面磁测系统的研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立“空地一体”快速作业机制,矿产勘查关键技术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各地也高度重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实施,初步建立起组织保障体系,并结合各地实际,探索和实践地质找矿新机制,打造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化投资平台,积极引入有实力的企业推进整装勘查,充分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获得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此外,国土资源部和各省(区、市)加强制度创新,服务找矿突破的政策措施得到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