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就矿找矿理论,思考实现找矿突破重大课题——再论就矿找矿座谈会在京召开

来源:中心专项支撑部 发布时间:2012-08-20

为纪念朱训同志《论就矿找矿》发表30周年,丰富就矿找矿理论观点、总结就矿找矿理论的实践经验和成果,研讨就矿找矿理论如何在找矿战略突破行动中发挥更大指导作用。7月30-31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发展研究中心(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技术指导中心)承办的再论就矿找矿座谈会在京成功举行。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全国地学哲学委员会理事长朱训,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金发、发展研究中心巡视员陈仁义等相关领导出席会议,部有关司局、中央地勘基金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及所属单位、相关地勘单位和专家近80人参加了会议。

王研副局长代表汪民副部长作了书面讲话。讲话指出,就矿找矿内涵丰富,具有地质理论和哲学理论两方面的理论基础。论文发表30年来,“就矿找矿”对中国地质勘查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证明了《论就矿找矿》一文是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近日,徐绍史部长和徐德明副部长都对该文都做了重要的批示。因此,召开这次座谈会,邀请有关专家及勘查单位座谈讨论,再论就矿找矿,意义重大而深远。

汪民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就矿找矿的实践成果,尤其是危机矿山“就矿找矿”成果特别突出。如,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金矿接替资源勘查,2006年沿I号蚀变带就矿找矿,开展-600米标高以下深部勘查,探获金资源储量60吨;辽宁省抚顺市红透山铜矿接替资源勘查,针对该矿体延深大于延长并向南东侧伏的规律性特点,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的找矿原则,从已开采揭露的3号主矿体入手,沿水平和倾斜延伸两个方向追索,探获铜11.5万吨,锌15万吨。

汪民强调,在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就矿找矿理论的指导作用。一是加强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二是突出东部地区、整装勘查区、油气资源勘查示范区深部找矿;三是开拓西部等工作程度低的新区,实现区位上的突破。

座谈会上,朱训介绍了《论就矿找矿》发表的时代背景,阐述了其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他着重强调,就矿找矿与新区找矿是两条并行不悖的找矿途径,新区找矿要开展,就矿找矿还有潜力。就矿找矿与理论找矿并不对立,无论就矿找矿还是新区找矿,都需要有理论指导,都需要有新技术新方法的支持。

会议期间,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湖南省湘南地质勘察院、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调查队、辽宁有色地质局101队、海南省资源环境调查院等勘查单位代表围绕就矿找矿哲学理论、找矿经验及其现实意义做了典型发言。汤中立、翟裕生、叶天竺等特邀专家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研讨。

最后,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金发做了会议总结,他指出,本次座谈会收获很大,在今后地质找矿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就矿找矿”理论内涵的理解,提高“就矿找矿”应用自觉性。加大就矿找矿的力度,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积极开展新区找矿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就矿找矿工作,特别是老矿山找矿。老矿山已有开发基础,矿山基本建设费用少,新增资源储量更易于直接开发利用形成新增产能,加大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力度,是提高资源保障能力的最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