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老矿山找矿工作稳步推进,2012年上半年工作进展顺利

来源:中心专项支撑部 发布时间:2012-08-20

一、全面贯彻落实找矿新机制,全国老矿山找矿工作稳步推进

继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实施后,老矿山找矿作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于2012年正式启动,其主要目标是全面贯彻落实地质找矿新机制,通过基础性公益性矿山地质工作和矿山集中区深部战略性勘查,全面提升我国重要矿山密集区(资源基地)成矿规律认识水平,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深部成矿和找矿理论。通过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矿山地质工作成果,显著拉动国有矿山企业的商业性矿产资源源勘查工作,发现并探明一批对我国原材料供应有重大影响的骨干矿山的接替资源,促进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延长矿山服务年限,缓解部分矿山企业职工的就业问题,促进危机矿山和矿业城市(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老矿山找矿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老矿山深部和外围资源潜力补充调查,矿山深部和外围接替资源勘查,矿山密集区深部矿产战略性勘查,矿产预测及勘查技术研究等。实施老矿山找矿工作,将全面提升对我国重要矿集区成矿规律认识水平,发现并探明一批骨干矿山的接替资源,实现重大找矿突破,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促进相关矿业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老矿山找矿项目分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矿山密集区深部矿产战略性勘查、找矿预测与勘查技术研究等,申报主体和承担单位为地勘单位或科研院校,矿山企业为项目参加单位。老矿山找矿工作实施周期为2012-2020年。首批老矿山找矿工作于2012年正式启动,安排项目70个,其中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45个,矿山密集区深部矿产战略性勘查项目23个,找矿预测与勘查技术研究项目2个。投入资金44604.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4150万元,地方财政补助资金550.9万元,矿山企业自筹资金19903.9万元。设计的主要实物工作量为钻探179975米、坑探5023米。2012年首批项目实施,预计主要矿种新增资源量铁矿石1.3亿吨,铜金属147万吨,金241吨,铅锌金属157万吨,煤4亿吨,钨氧化物4万吨,锑金属5万吨。

二、2012年全国老矿山找矿工作进展顺利,深部和外围找矿初见成效

针对首批项目经费到位晚、项目组织管理经验不足等实施困难,项目承担单位和矿山企业紧密结合,全面推进找矿工作的实施。截止2012年6月底,完成钻探21473米,坑探935米,槽探8380立方米,大比例尺填图397.7平方千米,大比例尺物化探测量336.7平方千米,激电测深2601点。

一批项目取得一批重要找矿成果。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铜井金铜矿在洪幕山矿段、铜坑山矿段钻孔均见到金矿体,洪幕山矿段ZK3002孔见三层金矿体,累计钻厚4.8米,Au平均品位6.89g/t;铜坑山矿段ZK0202孔在685-690米见金矿体,钻厚5.0米,沿倾向控制约200米;在洪幕山矿段增储钻孔ZK3203、ZK2802分别见到钻厚0.8-1.5 米金、铜矿体,目估铜品位2-5%。海南省乐东县抱伦金矿施工完成的坑内钻ZK2510701见金矿体三层,累计见矿厚度3.5米,金品位1.54—14.99 g/t。四川省盐源县平川铁矿在野猪凼矿段V-6矿体地表走向延伸控制1330米,深部钻孔设计控制斜深400米,矿体厚度1.57~8.71米,平均厚度5.67米,平均品位TFe46.62%,mFe19.82%。初步估算野猪凼Ⅴ-6矿体新增资源量694万吨。西藏自治区曲松县罗布莎超基性岩体矿山密集区铬铁矿深部战略性勘查在香卡山矿区完成钻孔2个,其中ZK2001孔在52.10-54.70米处见致密块状铬铁矿一层;罗布莎Ⅶ矿群正在施工的ZK2406钻孔,在346.35-358.10米处见致密块状铬铁矿一层,见矿假厚度11.75米。白银厂矿山密集区外围铜多金属战略性勘查完工的两个钻孔均见有工业矿体。其中ZK2-3孔累计见5层铜矿体,累计厚度11.60米,平均品位大于0.5%,ZK11-3孔累计见3层铜矿体,累计厚度6.35米,平均品位大于0.5。甘肃省合作市早子沟金矿已施工的ZK7013钻孔在704.40~728.40米见预计的Au15矿体,厚度9.70米,预估品位3.50 g/t;在846.52~855.06米见预计的Au1矿体,厚度3.44米,预估品位2.00 g/t;在969.08~985.70米见预计的Au46矿体,厚度6.72米,预估品位4.00g/t。新疆哈密市金窝子金矿已终孔的ZKXXI01孔在82.55-98.00米之间石英细网脉发育,黄铁矿呈星点状、细脉状分布,其中84.55-85.55米含金为14.10g/t。

三、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促进找矿工作取得更大成绩

1. 由于年度经费下达时间较晚,多数项目工作开展较晚,进展缓慢。部分项目5月底才开展工作,到6月底仅完成部分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和物化探工作,坑钻等工程仍没有施工,工作进展缓慢。

2.充分发挥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组织管理协调和专家的指导作用。2012年为老矿山找矿项目实施的第一年,全国监审体系尚未建立,仅部分项目继承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的监管体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多数项目监督管理不到位。下一步要借鉴全国危机矿山找矿项目的组织管理,健全老矿山找矿工作的组织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老矿山找矿工作中的职责,组建监审专家组,保障老矿山找矿项目的成果和质量。

3.加大对老矿山找矿工作的技术支撑力度。为了确定找矿方向和工程验证地段,提高老矿山找矿效果,2012年度多数工作项目下达了专题填图、综合研究任务。目的是通过矿区大比例尺专题填图和综合研究,查明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系统及成矿结构面特征和成矿作用特征标志,构建三位一体找矿预测模型,确定找矿方向和工程验证地段。但限于项目承担单位技术力量,该项工作进展缓慢。为推进该项工作,下一步将加大对老矿山找矿工作的技术支撑力度,制定老矿山找矿专题填图件编制、综合研究技术要求,并开展培训和现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