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情况
“全国(分省)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综合编图”项目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为加快各省(区、市)区域矿产资源战略部署与规划,科学评估我国矿产资源潜力,为政府在矿产资源调查及部署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与服务而设立的。其目标是在已有的基础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矿产等空间数据库和各省(区、市)矿产资源规划部署成果的基础上,分省建立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为目的的地学空间数据库,编制矿产资源调查评价1∶50万~1∶250万基础性系列数字化图件;编制全国战略性矿产、成矿区带、资源评价规划部署等数字化图件。项目于2002年启动,由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武警黄金部队、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广西地质调查总院、湖南省地质调查院等单位承担。
2.主要成果
(1)首次开展了省级矿产资源评价系列图编制和定量预测的方法技术研究;编制了《全国(分省)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综合编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以省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基础数据库建设与综合编图为目的,从多源、多层次矿产资源地学数据的特点,制定了基础性地学空间数据库、综合信息专题图库和规划部署成果图库的数据模型、结构和建库方法的技术要求,全面地反映了矿产资源评价的全过程,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2)开展了广东、广西、湖南三省的试点工作,依据《指南》要求,建立了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基础空间数据库,编制了全省的成矿规律图和工作部署图,并对省的重要矿产资源进行了初步预测,为省矿产资源调查的工作部署提供了依据,同时总结了省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综合编图的工作方法和技术。应用GIS技术,基于试点成果,首次以省级为单元建立了矿产资源评价数据库模型和评价方法体系,完成了省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基础空间数据库建设,开展了物探、化探、遥感等综合信息研究,编制了各类地学专题研究成果图件及全省成矿规律及矿产预测图;其成果在全国及各省(区、市)地质勘查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地质调查“十二五”规划、专题研究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3)探索了多源、多尺度的矿产资源评价空间数据管理与应用模式,首次应用矿床定位预测系统(DPIS)的信息量法,完成中国八个成矿省金矿找矿信息量分布及中国金矿找矿远景区划。编制了重要成矿区带和全国以金矿为主的矿产资源潜力和靶区预测,提出了我国重要矿产的远景及找矿方向。
中国金矿找矿远景区划图
(4)各省(区、市)按照《指南》要求,分别编制了地质矿产图、地球化学专题图、异常查证工作程度图、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部署图,共计134张。
(5)基于MapGis平台,集成了已汇交的21个省(区)基础矿产资源评价图件(地质矿产图、地球化学专题图、成矿区带划分图、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部署图)、三个试点省综合编图成果和重要成矿区带金矿资源评价成果,并建立了相应的空间数据库。
3.成果应用及其效益
(1)该项目工作量大、覆盖面积大、数据复杂、图件多,任务重,所取得的成果对各省的找矿勘查规划部署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该项目成果自完成以来,编制的各类专题图件及建立的成果数据库在各省(区、市)地质勘查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地质调查“十二五”规划、专题研究等领域及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成矿预测工作的方法、经验为近年开展的相似课题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2)通过应用该成果,武警黄金部队制定了“重点勘查区带、战略普查区带、探索预查区带”三个层次开展找矿勘查工作的有序推进策略,通过指导相关部门组织开展预查和普查工作,在找矿远景区内先后发现了一批可供进一步工作的勘查区,设立了一批地质科研和勘查项目,推动了地质勘查工作有序开展。
(3)全国(分省)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综合编图项目完成的数据库及系列图成果,搭建了基础性地质工作服务于多学科、多领域的共享平台,实现了基础性地质成果向社会应用新领域的历史性跨越,为我国矿产资源宏观规划部署、矿产资源调查、基础地质研究、环境评价等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