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综合信息集成”工作项目是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专项计算机和数据方面的综合性课题,工作周期自2006年至2012年,由发展研究中心承担。主要目标任务是:编制地质图、矿产地、重力、航磁、遥感、化探、自然重砂、工作程度等基础数据库整理与维护技术要求;开展相关技术培训,指导各省(区、市)完成基础数据库维护工作;研制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相关数据模型,指导六个地区地质调查中心和30个省(区、市)开展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相关数据库建设;研制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集成平台及相关应用软件,建立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库。
主要成果有(1)将10个全国性基础地学数据库按省、大区及行业分割并下发,共发放36个单位、数据4万多幅次,数据量7000GB。(2)编制了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省级基础地学数据库整理与维护技术要求,具体包括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矿产地数据库、区域重力数据库、区域化探数据库、自然重砂数据库、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地理底图数据库等数据库整理与维护技术要求。各省(区、市)按照要求对数据库进行维护,将全国矿产地数据库数据更新到2007年底,共新增矿产地数据11900条,更新维护矿产地数据20320条。工作程度数据库更新维护资料截至2006年年底,维护新增工作程度数据16511条,更新维护19652条。(3)研制了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约500万字),涵盖专业有: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物(重、磁)化遥及自然重砂综合信息、成矿预测及煤炭、铀矿、化工矿产潜力评价。明确规定了各专业的术语、谱系、代码体系、特征分类及属性描述(包括填写规定)、图件分层及定义、编图(包括图式、图例)表示、空间参数(地球椭球参数、地图投影类型、高程基准)及比例尺、元数据规定以及成果汇总与集成技术要求等。(4)采用数据字典技术,将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内容字典化并存储到数据库。基于字典化了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研制开发了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工具软件(GeoMAG)、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图件空间拓扑检查软件(GeoTOK)、省级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图件及数据库汇总建库系统(GeoPEX),并在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中得到全面应用。(5)编制了一套图例(子图、线型、图案、色标)表示规范,并基于MapGis系统图例实现技术,制作了一套图例系统库,作为统一图例系统库提供给全国各项目组使用。(6)编制了省级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图件与数据库验收要求,制定了省级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图件(包括图件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与图件元数据的验收质量评价的质量指标、检查与评价流程、实施方案,编写了《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省级资料性成果图件及属性库复核汇总技术方案》(约40万字),用于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省级成果图件及属性库验收与复核。(7)完成了全国30个省(区、市)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基础地质图件及数据库和铁、铜、铝、铅、锌、金、钨、锑、稀土、钾、磷11个矿种(组)的潜力评价成果图件及数据库验收,数据量达到数个TB。
成果应用及其效益有(1)研制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以丛书形式公开出版,对保障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遵循全面全过程应用GIS信息技术和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的技术路线、保障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总体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代表着数据模型研究与应用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2)提供的省级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图件与数据库验收,要求有一套检查评价复核方案以及相关配套软件工具,不仅保证了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数据的质量,而且,相关设计思想、实施策略、实现方式将在地质数据成果质量检查评价复核方面具有示范和开拓作用。(3)已验收的成果图件及数据库,对今后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常态化,矿产资源调查及其工作部署、矿产勘查等工作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