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单位动态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地质矿产史料展圆满落幕

来源:地质调查信息化部 作者:朱丽丽 发布时间:2015-09-18 阅读次数:40
  2015年9月15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地质矿产史料展总结会在局机关召开,标志着这场持续近两个月的展览圆满落幕。

  本次展览由国土资源部和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联合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和矿产资源储量司承办,全国地质资料馆(中国地调局发展中心)等单位协办。展览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通过大量的全国地质资料馆馆藏地质史料展现了我国地质工作者为全民族抗战胜利做出的重要贡献,揭露了日本蓄意发动侵华战争、大肆掠夺我国矿产资源的累累罪行,首次全面揭示了我国地质矿产领域的抗战。展览一经对外展出,就受到了各界领导和群众的好评,媒体的积极关注和热烈反响。地质资料的重要价值以一种新的形式为公众所认知。
  
  史上首次 填补空白
 
  本次展览以全国地质资料馆和部分省馆馆藏地质资料作为基本素材,通过编排和研究,系统展示了日本对我国地质矿产资源的觊觎和掠夺,歌颂了我国地质先辈们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的重要贡献。该项史料的梳理和公开展出填补了我国抗日战争历史研究中的一块空白。与大多数人了解的抗战历史不同,地质矿产领域的斗争与反斗争一直在公众,甚至地质人自己的视野之外。不论是从历史研究角度,还是从警示后人角度,这段历史都不应该被遗忘。这也是地质人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本着这样的一种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国地质资料馆(中国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的同志们在整理资料时发现了这些遗珠,并循着这个线索,对这段尘封的历史进行了深入挖掘。最终从8000多档10万多件历史档案中挖掘出了历史真相,并以展览的形式进行了再现。值此全国上下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这是地质矿产领域对全国性纪念活动的一份沉重且真挚的献礼。这次展览也是地质资料发挥档案价值向社会服务的一次尝试,也开创出一条地质资料服务社会的新途径。

  领导重视 展览升级

  地质矿产史料研究工作始于2014年,从“幕后”的研究工作到走向“台前”,实际经过了近一年的时间。而从“台前”回归至“幕后”,用时不到两个月。以下是个简单的日程表:

  7月6日,中国地调局主楼大厅预展。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部长、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中国地调局党组书记、局长钟自然以及部相关司局领导莅临指导;局机关、发展中心各支部和局属在京单位组织参观学习;
8月10日,国土资源部B楼大厅内部展览,部机关各支部和部各直属单位组织观展;

  8月25日-9月12日,国土资源部与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联合在中国地质博物馆正式对外公开展览。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务院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王仲伟出席开展仪式并致辞。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土地副总督察张德霖主持。国务院参事室党组成员、副主任方宁,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钟自然等领导出席开展仪式。

  在短短不到50天的时间里,展览实现了从局到部,到面向公众的升级之旅,地质矿产领域的这些史料档案不再是“敝帚自珍”,其价值为越来越多的人知晓。

  推动展览一步步向前,直至走向公众依靠的是基层人员的努力,更有赖于领导的高度重视。预展期间,姜大明部长、汪民副部长、钟自然局长等亲临现场考察,并召开专题会进行研究部署,经过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最终在中国地质博物馆成功公开展出。如果没有领导的高度重视,要在这么短时间内实现“走出去”,并获得各界关注,会是难上加难。

  多方关注 反响热烈

  自预展开展,业内就好评不断。对外公开展出伊始,便引发多方关注。各类媒体竞相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直通车栏目对本次史料展进行了采访和专门报道,留言台上,网友展开热烈讨论,并纷纷留言点赞。人民网、新华网、新浪、搜狐等十余家知名媒体,国土资源报、中国矿业报等行业媒体,以及全国几十家国土资源局(所)都对史料展的相关信息进行了报道和转载。另据不完全统计,公开展出期间共有6000余人参观,先后有30多个单位组织参观学习,老部长宋瑞祥、夏国治、寿嘉华等为展览挥毫题词。国务院参事张元方、陈全训、张洪涛、张玉平、蔡克勤,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资中筠、赵德润、李炳华等近20位参事、馆员来馆观看,对展览给予高度评价。上至为政府提供决策的高参,下至普通民众,通过这场展览近身接触了这段历史。尤其是很多地质人,携亲带子,对下一代人更是一场爱国主义教育。

  通力合作 示范之举

  如果说这是一场地质资料的“起死回生”,那么全体参与者都是“妙手回春”者。筹备和展出期间,部、局各相关领导部门给与了大量的关注和支持。部储量司有力指导,部办公厅全力协调,中国地质博物馆发挥专业优势,协助完成了展板的设计和制作工作。部机关服务局提供了后勤保障方便。中国地调局机关党委、办公室和总工室等部门给予了有力指导和协助,中国地质图书馆积极配合提供了有关素材。在资料收集过程中,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山东、四川、贵州等省(自治区)地质资料馆提供了部分资料档案;江苏省地质博物馆、山西石圪节煤矿、山东省招远金矿、湖北大冶铁矿、延长油矿资料馆、陕西盐边盐矿、陕西盐边县博物馆、陕西延安市国土资源局等机构或红色教育基地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正是大家的共同努力,保障了展览的水平和顺利推进。

  总结会上,王研局长将本次展览的成功举办归结于一是全国地质资料馆以强烈的政治敏感性和使命感,本着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对地质档案资料进行了研究和挖掘,通过创新带动了突破;二是全体参与同志,有能力、敢担当,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紧张有序、忙而不乱地完成了展览各项工作,充分展示了这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队伍;三是各工作组积极创新工作方法,通过自发实地学习等,提高了工作水平,强化了展览效果。同时,本次展览将成为局组织大型活动进行总结经验系统化和制度化的范例。

  深度挖掘 再接再厉

  地质矿产史料展已经落幕,但“幕后”的工作仍要继续。全国地质资料馆(中国地调局发展中心)将继续按照姜大明部长的指示,在全面收集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资料价值,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和现实需要,利用不同的时间节点,把研究成果推广出去,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公众;同时将有序推进抗日战争时期地质矿产相关史料的画册出版工作,提高地质工作的影响力和社会认知度。

  走在建设世界一流地调局的大道上,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7月13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参观地质矿产史料展。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钟自然陪同参观 (于洪奇摄)



8月10日,地质矿产史料展在国土资源部办公楼B楼大厅展出。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到场参观,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党组书记钟自然,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彭齐鸣,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等陪同参观 (于洪奇摄)


中国地质调查局王学龙副局长(左3)陪同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馆员一行参观 (任伟摄)


地质矿产史料展开展仪式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国务院参事、原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张洪涛、全国地质资料馆(中国地调局发展中心)总工程师谭永杰接受电视台采访


原地质矿产部部长宋瑞祥在展览现场挥毫留言



展览受到各大媒体广泛关注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