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单位动态
为支撑三维地质调查与深部找矿工作,研讨三维地质模型数据交换与集成共享,交流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方法,由国土资源部地质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信息化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三维地质调查研究中心协办,于2014年6月28日在北京召开了“三维地质模型数据交换与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方法研讨会”。来自地调局总工室、资源评价部、发展研究中心、地科院地质所、水环所、资源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首钢地质勘查院、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安大学、东华理工大学、三维建模软件公司等单位的近70名专家与工程师参加了研讨会。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重点实验室主任谭永杰主持了研讨会。
本次会议内容包括两部分,首先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代表“多维地质建模与分析技术研究”工作项目,汇报了正在研究制定的“三维地质模型数据交换格式标准(Geo3DML)”,并进行了交换格式检查浏览工具Geo3DMLViewer、数据转换,以及基于交换格式的三维地质模型数据管理与发布原型系统演示。针对当前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和软件工具多样化,而缺乏关于三维地质模型数据共享和交换标准的现状,项目组从2010年起,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支持下,结合我国地质调查以及地学数据管理的实际情况,研究提出了三维地质模型数据交换格式Geo3DML(3D Geological Model Markup Language)。Geo3DML具有基于XML、与建模软件无关、支持结构模型和属性模型、与国内国际主流标准衔接并做了相应扩展等特点。目前,Geo3DML已经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并制作了标准试用专题网站(http://182.92.3.51/geo3dml/)。
接着,围绕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方法,东华理工大学介绍了“相山火山盆地三维地质调查试点”、吉林大学介绍了“本溪-临江地区三维地质调查试点”、长安大学和武汉武大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分别介绍了“深部地质调查成果集成与信息平台建设”、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研究所介绍了“城市地质三维地质建模示范”、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介绍了“区域矿产资源调查三维地质建模应用示范”、首钢地质勘查院介绍了“矿区三维地质建模应用示范”。
与会代表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认为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方法与软件工具是三维地质调查的重要支撑,但复杂度也高,并提出了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融入不同勘查阶段、研发针对不同地质类型的区域建模方法、构建基于多源数据的建模工具、建设三维地质框架模型、研制三维地质建模相关标准规范、开展三维地质建模不确定性分析等建议;一致认为研制三维地质模型数据交换标准很有必要,现有标准研制的技术路线可行,建议进一步加强标准的试验,加快标准推广,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
本次会议的召开,是重点实验室、业务中心成功搭建的一个管理部门、研究单位、支撑单位和有关公司共同参与的交流平台,推动了三维地质模型数据交换与建模技术方法方面的经验交流和问题研讨,圆满取得预期效果。
图1 汇报会现场
图2 与会代表听取情况汇报
图3 项目组汇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