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矿业产能合作难题的中国方案

——我国矿业“走出去”进行产能合作的现状与建议(下)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张伟波 叶锦华 陈秀法 发布时间:2017-11-22

三、国际矿业产能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能源资源国际产能合作顶层设计尚待制定

未来十年是我国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产能合作的机遇期与关键期。国际资源产能合作包括境外矿产勘查开发全产业链合作、投资与并购等诸多环节,需要协调推进。在重点矿种、重点国家与地区等方面,也需要统筹谋划。目前我国国际产能合作的“十三五”规划尚在制定中,需要在国际产能合作规划的框架下,研究制定境外矿业产能合作总体战略及相关规划。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境外资源勘查开发布局缺乏统筹协调,没有形成资源产业合作联合作战舰队,在矿产资源领域的国际话语权还不高。

2.境外矿产勘查开发份额体量不大,仍处于爬坡阶段

我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境外矿业产能合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了一定规模的矿产资源储量,形成了一批境外矿产资源开采和后备勘查开发基地。总体来看,虽然铜、钴、铬、铂族元素等矿产形势相对乐观,但是部分短缺矿产,尤其是铁矿石、铝土矿、钾盐、铅、锌等矿产获得的资源份额小,且资源禀赋及开采条件较差。我国铁、铜、铝、锰、铬等大宗矿产资源境外开发量与进口量相比,占比很小。近年来短缺矿产供应和定价受制于人的状况依旧没有改变。

此外,在成本控制能力、融资能力、国际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等方面,我国一些境外矿业投资企业与国际矿业巨头存在较大差距,国际竞争力弱。中国企业为此付出了高昂的学费,一些项目一波三折,进展缓慢。

3.资金支持不足严重制约境外矿产勘查工作

矿产勘查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周期长和专业性强等特点。前期开展境外矿产勘查的单位大多受到国家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但2012年以来全球矿业市场低迷及国内财政支持锐减等因素对境外勘查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地勘单位“走出去”从事地质矿产勘查的能力和动力都明显减弱。目前进行的勘查项目主要依靠社会资金维持。大量项目由于缺乏经费处于停滞状态,一批已经取得初步找矿成果的项目后续工作面临资金困境,进退两难。

4.境外矿业产能合作服务体系与共享机制建设尚不到位

一是“走出去”矿业产能合作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不到位。我国对境外矿产资源潜力分布等信息的掌握、境外矿业投资风险评估还不够深入,尚未形成境外矿业产能合作权威咨询平台。二是参与境外矿产勘查开发的企业常常各自为战,未建立“走出去”企业相互之间的境外资源产能合作信息共享机制,境外矿业投资经验交流平台也不多。三是境外地质调查精准服务于产能合作能力尚需提升。我国境外地质调查工作已经开展了十余年,合作国家20多个,国际合作网络不断拓展。但与国际产能合作特别是矿业产能合作相比,境外地质调查存在明显不适应,无论是在领域还是在区域上都需要加快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