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调百年 薪火相传

参与中国首批地质学生毕业百年实习报告展资料整理工作有感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连 健 发布时间:2016-05-09

  作为发展中心的一名青年职工,我有幸参与了中国首批地质学生毕业百年实习报告展的资料整理工作。阅读着一页页泛黄的文字报告,那敏锐、细致的地质观察,准确、专业的地质描述,严密、透彻的地质分析,以及犀利、精辟的导师批语,让我一次次感动、又一次次振奋。我想,严谨、务实、责任、奉献就是地质精神的精髓,它们从中国地质事业启蒙之初,便已深深地扎根在每一代地质人的血液之中。地调百年,薪火相传。正是有了这样传承至今的地质精神,我们的地质事业才能越走越强。

  1916年,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地质专业毕业生,进入地质调查所开展工作,中国才开始了真正有计划、有规模的地质调查合科学研究。在学生撰写的实习报告中,翁文灏、章鸿钊、丁文江三位先生对报告进行了大量批注与评价。在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中,不仅学习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培养了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及对学问、对科学苛求的治学态度。也正是他们这种对地质工作的责任担当、倾心奉献,对地质科学的探索与追求,才有了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与发展。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代又一代的地质工作者传承并发扬着地质精神。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地质先辈以国家命运和民族利益为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以实际行动表达爱国情怀。他们开展地质调查,服务矿山开发和军事工程,满足抗战物资和金融发展需求,为抗战胜利作出了特殊贡献。

  在建国初期的建设中,地质人以坚强不屈的豪迈和气魄,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新中国工业体系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改革开放以来,地质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贯穿于中国特色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面对这些百年前的地质实习报告,作为一名在资料部门工作的青年,我有一种天然的、很强的亲切感。这是野外艰辛工作的成果结晶,是地质事业宝贵的财富,也是地质精神的最终凝结。作为地质资料人的我们,更应该去传承,也更应该以务实的态度、以崇学的精神开拓创新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领域。

  新时期,面对地质资料委托保管、市县延伸等管理机制创新,面对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方法和环境的日新月异,面对服务区域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支撑能源资源安全和建设海洋强国等需求,作为地质资料人,应该不断开拓创新,成为地质资料的挖掘者、传播者和研究者。

  地质调查工作的百年,是以国家需求为己任、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百年,是地质科技代代创新的百年,更是地质人“三光荣”精神创造、传承和发扬的百年。站在新百年的起点,我们青年人将在“三光荣”精神指引下,秉承新时期地质工作者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局党组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建设世界一流地调局,奉献我们的青春、才智和汗水,为地调新百年的征程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