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岩浆作用强烈,侵入岩分布广泛。为了系统展示全国侵入岩调查与研究程度,总结反映区域侵入岩构造特征与大地构造格局,探讨分析侵入作用与矿产关系,支撑服务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编制出版了《中国侵入岩大地构造图(1∶250万)》。
该成果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洋陆转换视角为主线,岩石构造组合为切入点,基于各省、大区相关研究成果,运用侵入岩大地构造相分析方法,获得了诸多地质背景新认识与新发现:(1)构建了中国侵入岩构造岩浆系统五级单元划分体系,揭示了我国大陆不同时代板块离散、俯冲、碰撞等作用过程与演化的历史;(2)发现了中国大陆上花岗岩类多数为由洋陆转化形成的岩浆弧花岗岩,而非传统认为的陆内(板内)花岗岩类,为区域矿产资源评价提供了侵入岩构造新背景;(3)对长乐-南澳构造带、钦杭洋的关闭、中国大陆的拼合组装过程等重大疑难地质问题做出了新解释;(4)提出了中国东部燕山期未来矿产资源大型基地的新判断;(5)形成了一套侵入岩大地构造研究的理论方法体系。
《中国侵入岩大地构造图(1∶250万)》的出版发行具有一定的现实和科学意义。不仅可为矿产勘查部署决策和区域矿产预测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而且对开展我国大陆造山带对比研究、总结创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地质科学理论、开展科学技术国际交流也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侵入岩大地构造研究与编图”在刚刚揭晓的2015年度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奖中荣获一等奖,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全国重要矿产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和“全国系列基础地质综合编图”项目资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