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成果丰硕
3年累计实施老矿山找矿项目188项,新增了一大批可接替开发的资源储量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刘艾瑛
发布时间:2015-12-29
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计划项目成果报告评审会日前在北京举行,该项目作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8项任务之一,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历时3年实施完成,累计实施各类老矿山找矿项目188项。其中,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140项,矿山密集区深部矿产战略性勘查项目28项,矿山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项目2项,找矿预测与技术方法研究类项目18项。
与会专家认为,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计划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一是为科学部署老矿山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根据“总体方案”的要求,完成了232座国有(含国有控股)矿山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查明了矿山资源现状,评估了矿山危机程度和接替资源找矿依据,摸清了矿山资源潜力,提出了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工作部署建议。二是新增了一大批可接替开发的资源储量。实施的168项勘查类项目中,其中113项仅用了一年时间,18项取得了突破性找矿进展,新增资源量达到大型矿床规模;37项取得重要找矿进展,新增资源量达中型矿床规模;60项新增资源量达到小型矿床规模。三是通过老矿山找矿实践,进一步验证和完善了以“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核心内容的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方法体系,实现了矿床学、矿床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研究与矿产勘查紧密结合,进一步将矿床科学研究成果充分应用到勘查区找矿预测中。在科研、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了该理论方法,并获得了巨大成功。四是有效缓解了矿山资源危机,新增了一批可开发利用的重要资源储量,有效缓解了矿山资源危机,平均延长矿山开采年限约10年,稳定职工就业16.5万余人,一大批老矿山重新焕发生机,经济社会效益明显。五是推动了我国深部找矿及矿山地质工作。老矿山找矿在800米至1500米的深度范围探获一大批资源储量,证实了老矿山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空间和找矿潜力,对整体认识我国矿产资源潜力意义重大。这些新的成果、发现和认识,将引导和推动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向深部拓展。
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评审,评价该项目在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成果丰硕,提高了科学找矿水平和找矿成功率,为促进全国找矿突破发挥了重要作用。